四川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学A模拟试题及答案(3)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6-15 17:54:03

相关阅读:四川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学A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 【A】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C.素质教育
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
2.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 【A】
A.中介
B.基础
C.过渡
D.指挥员
【答案解析】:教师在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作用。
3. 在我国,最早实施分科教学的著名教育家是 【A】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解析】:最早提出分科教育的是孔子。
4.《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B】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解析】: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B】
A.创造性 www.Kao8.CC
B.长期性
C.科学性
D.复杂性
【答案解析】:体现了教师教育的长期性
6.初中学生思维的特点属于 【C】
A.形象思维发展期
B.抽象思维萌芽期
C.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期
D.动作思维关键期
【答案解析】:初中学生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期 。
7.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是指 【A】
A.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有定势作用
B.儿童有主观能动性
C.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统一的
D.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大
【答案解析】: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所谓先主性是指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有定势作用。
8. “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描述的师生关系类型【B】
A.对立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民主型
【答案解析】:“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描述的是依赖型的师生关系。
9.于1966年正式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人是 【D】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杰克森
【答案解析】: 美国学者杰克森,在1966年正式提出“隐性课程”。
10.教材编写在内容上要做到 【A】
A.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统一
B.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
C.形式与实质统一
D.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统一
【答案解析】: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统一。[page]
11. 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的教育影响我们称为 【C】
A.显性课程
B.校风
C.隐性课程
D.教育环境
【答案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的教育影响。
12.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C】
A.教学方法
B.教学过程
C.教学原则
D.教学目标
【答案解析】:教学原则是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3.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发展主要是指 【A】
A.身心发展
B.知识积累
C.身体素质提高
D.情感意志品质的发展
【答案解析】: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1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 【C】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策略
【答案解析】: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5. 教师运用心理诊断技术帮助学生具体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这种指导的方法是 【D】
A.系统传授式
B.专题讨论式
C.学科渗透式
D.学习诊断式
【答案解析】:教师在这里采用了学习诊断式的方法。
16. 技能学习阶段的正确顺序是 【B】
A.定向;分解;熟练;定位
B.定向;分解;定位;熟练
C.分解;定位;熟练
D.定向;分解;熟练
【答案解析】:一般来讲,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定向;分解;定位;熟练四个阶段。
17. 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
A.整体性
B.基础性
C.内化性
D.综合性
【答案解析】:素质的整体特点,要求素质教育必须整体化。即素质教育是教育“全员”性与“全面”性的统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8. 下列哪一个选项属于班级中“中性力量”的表现 【D】
A.干扰同学
B.睡觉,鼾声雷动
C.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D.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讲
【答案解析】:D项既不起积极作用也不起消极作用。
19. 下面对于差生的教育方法中正确 【 C】
A.差生被安排在远离教师的座位上,或者安排在近处的控制的位置上
B.教学过程中很少注意差生,当课堂出现干扰时,教师倒是经常向差生望去。
C.对差生回答的问题出错的时候,少直接批评
D.差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没等其说完
20. 教育的普及、成人教育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走向终身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C】
A.生产性
B.科学性
C.民主性
D.商品性
【答案解析】:这些均是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 [page]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教师智能结构 【AB】
A.教师的知识结构
B.教师的能力结构
C.教师的职业态度
D.教师的智力水平与情感品质
E.教师积极的自我意识
22.家庭教育的特点 【ABCDE】
A.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
B.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
C.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
D.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
E.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23. 学生是一个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意思是指 【BCD】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C.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D.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E.学生是能动的人
24.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学习的类型可分为 【ABCDE】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和熟练的学习
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道德品质的学习
E.行为习惯的学习
25. 素质教育的特点包括 【BCDE】
A.社会性
B.整体性
C.基础性
D.内化性
E.综合性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 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
26. 课程与教学的中间环节是教学设计。 【√】
27.《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杜威。 【×】
【答案解析】:《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28.阅读、写作、运算等属于智力技能范畴。 【√】
29.文化素质教育也就是真、善、美的教育。 【√】[page]

四川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学A模拟试题及答案(3)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简述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答案解析】:(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3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1)遗传。遗传是人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环境。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3)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自身的态度和所付出的精力。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
32.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答案解析】:(1)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
(2)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
(4)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
(5)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33.人格的教育方法
【答案解析】:人格教育方法:P352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4. 联系实际,论述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三者结合的方法。
答题要点:
(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①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 ②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③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二)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①互相访问。②通讯联系。③召开家长会。④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 ⑤举办家长学校。
(三)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①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②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③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联系。④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有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⑤学校有选择的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www.Kao8.CC
香港一位企业家对新疆企业进行了一番考察深有感触:新疆许多企业的设备是一流的,但是生产出的产品却是二流、甚至三流的。这是为什么?他认为,关键是“人”,应该关注人的素质。
是的,缺少人才,劳动力整体素质低,阻碍了经济发展,是新疆人多年来不敢面对的现实。前几年曾因将“乌鲁木齐”错印成“鸟鲁木齐”,多了一点丢了一百万;又有个 印刷厂将“驼峰”错印成“驴峰”,又扔掉了几百万。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家国有大企业与外商达成800万美元的出口生意,结果在与外商签合同时,经理喝酒过量竟然 吐了外商一身,外商扭头扬长而去。有一年,国际市场上羊肠衣一度十分畅销,这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应该是很好的机遇,但新疆的一些企业却由于生产技术低下致使品不合欧共体标准,从而痛失机遇。
众所周知,新疆是全国产棉“状元”,为了解决原料运输困难,1995年国家实施了“东锭西移”的宏伟战略。然而大上海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运抵新疆后,遇到的第一难题便是:无人操作。一朝一夕培训成千上万名技术工人,谈何容易,于是这一流的设备只能“半开半闭”。 新疆是畜牧大区,但却生产不出像样的皮革制品,仅有的几家皮革加工厂纷纷关门停业,记者看到,花大价钱从意大利引进的一流制革机早已爬满了灰尘。牧民只有将皮革低价卖给“二道贩子”,再由他们贩往浙江等沿海地区加工,而加工好的皮革制品要想卖个好价钱,要想有足够份额的市场,还必须运回到新疆来卖,因为世人都知道“新疆是出羊皮的地方”,“肯定会有上等的皮衣”。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答题要点: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基本上可以用“制约”和“促进”四个字来概括。“制约”和“促进”表明了社会与教育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涉及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材料反映的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即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
(二)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
(1)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①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②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
(2)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 ①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a.提高对生产要求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b.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的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c.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要的时间。d.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e.提高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与能力。②教育是加速现代化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
相关阅读:四川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学A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