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发布时间:2013-03-14 牛课网 考试宝典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讲果实概念时,不要只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等),还要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如橡树子等),这是运用(D )
A.概括
B.原型
C.练合
D.变式
【答案解析】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在讲果实的概念时,不要只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西红柿、花生等),还要选一些不可食的果实(如橡树子、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看到一切果实都具有"种子"这一关键属性,而舍弃其"可食性"等无关特征。
2. 教师讲课的语调应当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让学生更认真地听课,这属于知觉的(C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答案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使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时重要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常常读得比一般的句子大声,产生一种鲜明的对比感。这是对知觉活动律的应用。
3.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达到的掌握程度是(C )
A.60%一70%
B.70%一80%
C.80%一90%
D.90%以上
【答案解析】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4. 担心“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如何看我?”的老师处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 (A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况
C.关注学生
D.关注教学材料
【答案解析】在这个阶段,教师有着强烈的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他们特别关注专业发展结构中的最低要求——专业活动的"生存技能"。这个阶段的教师急于找到维持最基本教学的求生知识和能力。他们努力解决课堂纪律、激发学习动机、处理学生个别差异、评价学生作业、与家长建立联系。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又感到缺乏基本的教师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学能力,他们需要求助于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补充这些知识。
5. 有的学生看见警察在时,遵守交通规则;警察不在时,就违反交通规则;其态度和品德属于哪一阶段?( B  )
A.解冻Www.KaO8.CC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答案解析】依从指的是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面上相 一致的行为。认同指的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内化指的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6. 治疗恐怖症常用的方法是(D )
A.森田疗法
B.体育疗法
C.认知疗法
D.系统脱敏法
【答案解析】系统脱敏疗法,是心理治疗常用的一种方法,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7. 青年初期的学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开始出现( C )
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辩证思维
D.直觉思维
【答案解析】青少年在青年初期(14、15岁—l7、18岁,高中阶段)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8. 艾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人格培养任务是(D)
A.自主感
B.主动感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感
9. 下面哪一条学习规律不是桑代克提出的( 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消退律
【答案解析】消退率是由巴普洛夫提出的。
10.强调“强化”在儿童行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的是(C )
A.华生
B.苛勒
C.斯金纳
D.布鲁纳
【答案解析】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page]
11.儿童一周岁末,开始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并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来看待自己,作出一定评价,此时,其自我意识发展属于(A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
【答案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①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一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3岁左右生理自我基本成熟;②社会自我: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③心理自我: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12.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C )
A.特别迟钝
B.无反应
C.特别敏感
D.一般反应
【答案解析】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3.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D  )
A.3个
B.4个Www.KaO8.CC
C.5个
D.8个
【答案解析】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B )
A.能力
B.活动方式
C.行为规范
D.知识
【答案解析】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5.看到电影《雷锋》中雷锋雨中送大嫂的场景,有的学生心中非常激动,此时处于 (B)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理智感
16.两位同学一起上学、一起玩,关系较好,主要是由于(A )
A.交往的频率高
B.态度相似
C.个性互补
D.外貌吸引
【答案解析】两位同学一起上学、一起玩,关系较好,主要是由于交往的频率高。
17.从入学开始,有些同学对别人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如何行事,属于 (D )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老师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答案解析】(1)教师促成的纪律。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 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 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从 入学开始。1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 同学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和如何行事。(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 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 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 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18.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东西的程度叫(C )
A.信度
B.区分度
C.效度
D.常模
【答案解析】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19.新教师课后评价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C )
A.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
B.课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C.课堂中的细节
D.目标的完成情况
【答案解析】研究发现,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 节。而专家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 活动。
20.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都属于(A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形象直观
【答案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 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 直观。[page]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1.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__________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__________,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 一般说来,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群体内的__________。
4. 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关注情境、__________。
5. 皮亚杰理论中,所谓__________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6. 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当,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差程度比女性__________。
7.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包括__________、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8. 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__________。
9. 学校心理辅导的高级目标是__________。
10.教学时间应合理利用。在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业活动的时间越多,学业成绩便越__________。
填空题答案
1.1924 2.行为准则 3.合作 4.关注学生 5.守恒 6.大
7.直觉的道德情感 8.心理 9.寻求发展 10.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影响因素有:①家庭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
2.学习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答案解析】学习的心理实质是: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3.心智技能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解析】心智技能具有三个特点,即: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4.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答案解析】教师成长与发展有如下基本途径: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fin练;④反思教学经验。
5.资源管理策略有哪些方面?
【答案解析】资源管理策略有如下方面:①学习时间管理;②学习环境的设置;③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④学习工具的利用;⑤社会性人才资源的利用。
6.什么是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包括几个环节?
【答案解析】①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②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③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④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⑤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解析】学习动机的培养应: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与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
学习动机的激发应: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答案解析】知识概括是指主体通过深度加工过程,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应: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确运用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牛课宝典,让亿万考生信赖的考试宝典

助力考生高效复习一次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