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1)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12-02-01 15:25:07

201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1)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是【A】中提出的。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雄辩术原理》
D.《大教学论》
E.《孟子》
【答案解析】:《学记》是战国后期出现,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其中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有积极意义,故选A。
2.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B】。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E.20世纪90年代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诞生、发展和传播是近代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3.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D】。
A.斯巴达
B.埃及
C.古希腊
D.雅典
E.中国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教育体系的识记,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雅典。
4.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A】。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三学制”
D.《奏定学堂章程》
E.“单轨制学制”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近代学制的记忆,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5.规范文化的组成部分有【BCD】。
A.班风
B.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
C.规章制度
D.角色规范
E.设施管理
【答案解析】: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三种表达方式: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规范文化是学校发挥育人职能的制度保证。
6.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最重视的问题,早在1982年党的【B】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E.十六大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历史渊源的了解,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7.中国古代主流以【B】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A.道学
B.儒学
C.阴阳学
D.伦理道德WWw.Kao8.CC
E.经学
【答案解析】:中国古代伦理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
8.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C】。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E.青年前期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少年期年龄特征的记忆,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指的是少年期,故选C。
9.“遗传是长,环境是宽,发展就是长乘以宽”,这是以【 AB】为代表的二因素论的观点。
A.吴伟士
B.施太伦
C.高尔登
D.霍尔
E.华生
【答案解析】:二因素论代表人物: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观点: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施太伦曾假设遗传是长,环境是宽,发展就是长乘以宽。
10.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特尔门对智商在130以上的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了历时50年之久的追踪观察与系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早年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地预测晚年工作的成就,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这说明【BE】。
A.智力等遗传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
B.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影响不是决定性的
C.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D.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E.不宜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
【答案解析】: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夸大遗传因素的作用。
1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通常被人们简称为【CDE】。
A.三好
B.五好
C.四有
D.两爱
E.两精神
【答案解析】: l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具有“四有、两爱、两精神”。
12.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A】。
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
C.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畴,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
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E.二者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答案解析】: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内容包括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及实现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
1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C】。
A.社会本位说
B.个体本位说
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素质教育思想
E.我国基本国情
【答案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4.青少年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A】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加里宁
B.凯洛夫
C.华生
D.查尔斯•赫梅尔
E.苏霍姆林斯基
【答案解析】:这一表述是加里宁提出的。
15.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E】。
A.儿童权利最佳
B.尊重儿童尊严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
D.保护儿童
E.维护青少年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相关文献的识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青少年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故选E。  [page]

16.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D】。
A.孟子
B.孔子
C.许慎
D.朱熹
E.董仲舒
【答案解析】: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有“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之说,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使用“课程”的著作,故选D。
17.在课程理论研究方面,博比特提出了【B】。
A.五步教学法
B.“活动分析法”
C.目标模式
D.四步教学法
E.学科中心论
 【答案解析】:在课程理论方面,博比特提出的是活动分析法。
18.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有【DE】。
A.卢梭
B.杜威
C.斯宾塞
D.布鲁纳
E.施瓦布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理论流派的记忆,布鲁纳与施瓦布是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19.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三个流派是【ADE】。
A.自然主义课程论
B.活动分析课程论
C.儿童中心课程论
D.人本主义课程论
E.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
【答案解析】:学生中心课程论又分为三个流派: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课程论。
20.下列属于教学含义的是【BDE】。
A.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B.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活动
C.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D.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
E.教学具有多种形态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学含义的理解与记忆,选项A和选项C都属于教学的意义,故答案选BDE。
21.在当代,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原因是【C 】。
A.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B.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只能给他们传授基础知识
C.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E.掌握基础知识是发展的前提
【答案解析】:考查对教学一般任务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2.“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这一表述是以【BD 】为代表的形式教育论。
A.斯宾塞
B.洛克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E.华生
【答案解析】:形式教育论形成于l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学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观点: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际意义则是无关紧要。
23.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D】。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教学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E.特朗普制
【答案解析】: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24.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有【ABDE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德育内容
E.德育方法
【答案解析】:要注意与学校教育构成要素的区别。
25.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体现在德育中与【D】的精神相一致。
A.说服教育法
B.事实说服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E.榜样示范法
【答案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实际锻炼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常规训练;二是实践训练。实际锻炼法被很多教育家所重视,我国的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故选D。
26.17世纪捷克教育家【 A】总结了前人经验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倍尔
D.华勒
E.华生
【答案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27.随着学生面临环境的日益复杂,学生自身的压力越来越大,班主任工作也越来越重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2006年6月教育部出台了【C 】来规范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A.《班主任守则》
B.《班主任行为规范》
C.《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D.《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E.《班主任资格条例》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
28.班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本要求是【ACDE】。
A.确立班风日标
B.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C.培养正确舆论
D.强化行为训练
E.加强榜样示范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要求,选项B的表述是班集体的特征。
29.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ABCDE】。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个案法
E.比较法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比较法。
30.设计研究方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BCDE】。
A.研究文献的概括与整理
B.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C.研究对象的选择
D.分析研究变量
E.形成研究方案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过程,要注意与其他类似概念的区别。[page]

二、填空题(每题l分,共15分)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__________的观点。
2.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是__________。
3.早在1932年,美国学者华勒就在其著作__________中提出了“学校文化”的概念。
4.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即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
5.__________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
6.教育方针是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为实现__________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7.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______,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8.__________第一次从法律上确立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9.__________在《今日的教育是为了明日的世界》中指出,教育的魅力在于唤醒每个人未被知晓或沉睡的能力。
10.美国学者__________对系统课程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1.__________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12.体谅或者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__________ 和他的同事所创。
13.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__________。
14.家长会有全校性家长会、年级家长会和__________三种类型。
15.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可将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__________。
填空题答案
1.孟子
2.“壬戌学制”
3.《教育社会学》
4.阶段性
5.遗传素质
6.教育目的
7.社会性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9.查尔斯•赫梅尔
l0.博比特
11.孔子
l2.彼得•麦克费尔
13.埃拉斯莫斯
l4.班级家长会
15.实验观察法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人力资本论是华勒提出的。
2.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3.拉尔夫•泰勒出版了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4.在德育工作中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5.积极分子是班级活动的主干力量,因此班主任只要合理的使用他们即可。
判断说明题答案
1.答:错误。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所谓人力资本,即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2.答:错误。
这是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首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潜力的开发者、智慧的启迪者、人生的引路人,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3.答:错误。
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的,1918年他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4.答:正确。
这是遵循了德育的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把对每个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的表现。
5.答:错误。
我们承认积极分子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但是积极分子的培养与使用也要讲究方法,班主任应把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page]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三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
(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观点: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2分)(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观点:人的发展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的。典型言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亦或是乞丐、盗贼。”(2分)
(3)二因素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观点: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施太伦曾假设遗传是长,环境是宽,发展就是长乘以宽。(1分)
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1分)其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1分)(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1分)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分)
3.什么是教材?试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答: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是主体。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具体来看:(1分)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1分)
(2)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1分)(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1分)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①教材编写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②可以通过使用教材不断检验完善教材和课程标准。(1分)
4.什么是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答: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1分)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1分)(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0.5分)(3)学生年龄特征。(0.5分)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1分)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1分)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谈谈上好一堂课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现代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以及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对上课这一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的总体要求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适当运用教学方法。(3分)
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是:WWw.Kao8.CC
目标明确,即教师要明确每一堂课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成的目标并接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2分)
内容正确,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注意概念和原理的正确、表达的规范条理,同时注意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教育性。(2分)
方法得当,教师要力争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和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2分)
组织有效,整个教学能够按照课程计划的设计展开,课堂上秩序井然,气氛活跃,学生思考深入,教师要密切关注教学的进程及时处理偶发性事件。(2分)
体验积极,既应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师生都处在积极的状态,双方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2分)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使教学活动取得最好的效果。(2分)
2.怎样理解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交往的过程?
答: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3分)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接受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影响,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能够理解、体验和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只有符合教育目的和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4分)
(2)德育的形成过程要善于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3分)
首先,要组织各种活动和交往。教师要协调家庭、社区和学校,组织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1分)这些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文娱体育等实际活动;二是,学生在思想感情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2分)
其次,要加强指导和引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在积极开展活动中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巩固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2分)

上一篇:湖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3)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