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3)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5-08 01:45: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C】
A.定势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解析】: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2.用“钱禁兵馆”来帮助记忆《辛丑条约》内容的记忆术是 【B】
A.位置记忆法
B.编简
C.谐音联想法
D.语义联想
【答案解析】:编简即将识记的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材料联系起来。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D】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我意识
【答案解析】: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4.【A】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工作单位
【答案解析】: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5.小老鼠通过尝试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 【A】
A.独立的发现学习
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
【答案解析】:小老鼠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独立的发现学习,它是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6.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 【C】
A.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不怕见生人了
D.装修房屋
【答案解析】:根据学习的特征:表现为行为的变化;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可判断只有C符合。
7.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 【B】
A.一览表
B.双向表
C.模型图
D.网络关系图
【答案解析】:双向表即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8.【C】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贝尔
B.桑代克
C.贾德
D.格式塔心理学
【答案解析】: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9.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属于【D】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答案解析】: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10.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
B.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内潜性的
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不能合并
D.操作技能对动作不能合并,必须切实执行,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
【答案解析】: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而心智活动可以高度省略和简化。
11.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的是 【D】教师资格考试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解析】:计划安排每天的自习时间是时间管理策略的一种,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12.在创造性的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法”,以下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D】
A.百家争鸣
B.自由辩论
C.抢答
D.“胡说八道”
【答案解析】:头脑风暴训练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胡说八道不是头脑风暴训练。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B】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答案解析】:在前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包括惩罚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两个阶段。
14.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
为,叫做 【B】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答案解析】: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15.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 【C】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区分度
【答案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page]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____________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7.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__、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分。
18.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____________ 三个过程。
1 9.____________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20.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景经验和____________。
21.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____________。
22.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____________。
23.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模仿是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进行的。
24.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一般与圈点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26.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____________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7.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____________是其首要环节。
28.____________是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29.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____________ 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30.____________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31.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32.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____________行为。
33.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激发学生的____________ 。
3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
35.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____________。
填空题答案
16.桑代克 17.自我体验
18.评价 19.替代性强化
20.认知结构 21.瞬时记忆
22.异类比较 23.定向
24.结构具有简缩性 25.画线
26.有社会价值 27.发现问题
28.初中阶段 29.期望
30.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31.具体运算
32.操作性 33.积极性和主动性
34.发散思维 35.预测[pag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36.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答案解析】: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37.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答案解析】:学习动机的分类:
(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联的。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关联的。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38.试述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答案解析】: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一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论。其要点如下: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
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指出,学习包含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这就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目的在于学得更多的知识。
(3)提倡使用“发现法”。所谓发现法就是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通过分析、运算和操作等过程,最后自行发现原理,达到掌握知识的日的。发现法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39.元认知策略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解析】:所谓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三种。
(1)汁划策略。元认知汁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2)监视策略。认知监视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元认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问。
(3)调节策略。元认知凋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40.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答案解析】: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41.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答案解析】: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由于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判断标准虽有互相重叠的部分,但还是有差别的。根据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可以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⑧自我调控的能力。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page]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2.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共同成分既可以是学习材料(如刺激)、学习中的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如反应)、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等方面的。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外在的刺激与外在的反应的相似性对迁移的影响,现代的研究对迁移中所需的内在心理特性的相似性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迁移的产生既受到客观相似性的影响,也受到主观相似性的影响。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对此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将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继的同类问题,正因如此,定势在迁移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
(4)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43.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答案解析】:(1)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作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不能另起炉灶和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教师不只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通过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不相同,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