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内科)辅导知识精讲:颌骨骨髓炎病因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5-19 04:41:35

颌骨骨髓炎有哪些常见类型 其基本病变为何 颌骨骨髓炎的病因

为了帮助广大考友们能够顺利的通过2014年执业医师考试,我们考吧(kao8.cc)小编特为考生们整理了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希望你能够喜欢。 也可加我们医师交流群(172954330)进行互动。希望考生朋友们在我站快乐学习。

最新升级版执业医师考试题库点击下载

颌骨ORN(以下称作ORNJ)的病因多认为与放射线、创伤、感染3大因素有关。一般认为:放射线治疗癌肿时,颌骨同时受到照射,颌骨内的血管逐渐发生无菌性的血管内膜炎。当照射剂量超过50Gy时,血管内膜肿胀、增厚,管腔窄,在照射后数月或数年发生血管栓塞,骨质得不到营养而发生坏死,骨膜亦无新骨再生。此时一旦发生牙源性感染或受到拔牙等损伤,局部伤口长期不愈,细菌侵入而发生放射性骨髓炎。目前认为大剂量照射造成颌骨自发性坏死,被照射的骨组织出现“三低”特征,即低细胞、低血管、低氧现象。组织切片可见骨细胞皱缩,骨陷窝空虚,成骨细胞消失,骨膜和骨髓腔纤维变性,血管栓塞。由于缺乏血液营养,在低氧、低能量情况下,骨组织无修复代偿能力,伤口长期不愈合,死骨不易分离,呈无菌性坏死状态。

但分歧意见仍然存在:

创伤

创伤是否是引起ORNJ的因素,仍有争论。多数认为,颌周软组织经照射后发生变性、萎缩,对损伤的抵抗力及伤后的修复力均下降,各种刺激,即使是咀嚼和义齿,均可产生创伤。使细菌有侵入途径。照射后组织细胞的死亡和胶原溶解也是重要原因。放疗后拔牙更是公认引起ORNJ的重要因素。

也有人否认放疗后拔牙等创伤因素是ORNJ致病的因素。有人观察到约有39%的病例没有明确的创伤因素,将其命名为自发性ORNJ,认为是大剂量放射的结果。Marx(1987)认为,ORNJ有两种类型,一型为自发性的,发生于放疗后6~24个月内。另一型为创伤诱导型,又可分为两亚型,一型发生于放疗后3个月内,为放疗前3周内或放疗期间外科创伤引起;另一亚型的发生开始于放疗后2年,至第5年时达到高峰。

放射线

放射线的种类、剂量、照射方式、被照射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等与引起的组织损害有关,而剂量为主要因素。

美国物理学家Compton AH(1892~1962,1927年获诺贝尔奖)提出了Compton效应(1光子与1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光电效应中,组织吸收量与原子量的倍数差成立方比关系。骨的原子量约为软组织的两倍,故在同一剂量照射下,骨的吸收量约为软组织的8倍。可知骨是易受损害的组织。

能量较低的放射线如X射线,主要发射光子,产生光电和Compton两种效应,骨的吸收量为软组织的2~2.5倍。高能量放射线如60Co和电子感应加速器,则基本上不产生Compton效应,对骨的损害较小。自广泛用于临床后,ORNJ的发生率有降低趋势。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一般认为,照射量越大。ORN的发生率越高,故有人提出以60Gy为造成ORNJ的临界性剂量,超过此量时,ORNJ的发生率可达1.8%~22%。但也有人认为,剂量不是ORNJ发生的惟一因素。

局部组织对放射线的吸收量还要受到二次放射效应的影响,即与被照射组织或物质的原子量差数成正比。邻近银汞充填体或金属全冠处的组织,其吸收量可增加50%~70%,因在该处,金属与组织相比,原子量差数大。牙齿比牙周组织的钙化程度高,而二次放射的有效距离为1~2mm,故在牙槽间隔处牙龈上皮附着的放射性损伤较为严重,成为颌骨感染的重要途径。

感染

感染是否为ORNJ的致病因素,也存在争论。多数人肯定其作用,认为感染途径是牙源性或创伤,细菌通过牙髓感染或通过放射损害的牙周膜进入颌骨。Marx认为,放疗后的局部炎症如牙周炎、根尖周炎是一重要因素。

Marx将因ORNJ切除的标本做过细菌培养,发现在坏死标本的深部并无细菌侵入。故认为细菌只起污染作用,否定了ORNJ是原发于放疗后颌骨感染性疾病的看法。

综上所述,可知对ORNJ的致病因素迄今仍无一致看法,还需深入研究。

编辑推荐:

2014年公卫助理医师内科学考试押密试题汇总

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内科学考试押密试题汇总 

2014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考前名师点拨试题汇总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