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6-17 23:21:53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2011年10月)

第I卷(选择题  36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模样(mú)  轧帐(zhá)  莘莘学子(shēn)  开花结果(jiē)

B.觐见(jìn)  抚恤(xuè)  缒城而出(zhuì)  罪行累累(léi)

C.氛围(fēn)  耒耜(lěi)  牝鸡司晨(pìn)  居心叵测(pǒ)

D.黥面(qíng)  萎靡(mǐ)  提纲挈领(qiè)  琅琅上口(l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靛青  箴言  生杀予夺  前倨后恭  B.槁素  澹然  嫉恶如仇  乌烟瘴气

C.针灸  徇情  暴戾恣睢  卷帙浩繁  D.龃龉  市侩  诘屈聱牙  鸢飞鱼跃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志士仁人总会在民族危亡关头,挺身而出,毁家纾难,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B.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C.福尔摩斯在办案时十分细心,能够管窥蠡测,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他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D.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武警官兵的再三请求,才使他决定放弃被洪水淹没的家园,最后不舍的登上了救援冲锋舟。

B.大多数人认为美国废旧卫星伤及人类是过虑的想法,但专业人士很难精确估算这颗失控卫星将于何时何地撞向地球也是事实。

C.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称,气象学家成功破解了南极海冰面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仍呈增加之势的谜团。

D.如果一个人在品德上有问题,那么才能即使很出众,也是要不得的。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对中国青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于是写下了这篇题为“死水”的文章。

B.今天晚上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迷惘,面对这片绿菌场,不知道是该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在2011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遭“萝卜丝”的九阴黑骨掌暗算,与金牌擦肩而过,翔迷们遗憾声一片。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加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______。”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③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②④①③B.①②④③C.④②③①D.①③②④

[page]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谁需要影评?”这个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却成了电影界必须探讨并加以厘清的一大命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势头的加剧,影片公映需要营销性质的推广,而原为艺术评论的专业影评渐显不适应。随着媒体功能扩大和互联网优势发展,出现了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在它们的竞争和排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渐显刻板乏力。再者,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也乐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诸如此类种种原因,促使电影的评论同文学一样也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变成由专业影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三足鼎立”的格局。

综观国际影评界,近20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全美国仅有31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在影评专业人众多且写影评历史悠久的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常绕过他们而直接请媒体发表对新片的“佳评”。其他一些电影大国的情况也不妙,许多影评人封笔或改行,许多影评杂志发行量剧减。大概只有英国电影学会主办的《画面与音响》还有“新片必评”栏目。

专业影评何以如此消退,如此缺失?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在安德烈·巴赞的带头掌舵之下,特吕弗、候麦、里维特等年轻编辑们撰写了那么多的影评文章,为《四百下》《喘息》等摇旗呐喊,进而催生了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运动之一——“法国新浪潮”运动。上个世纪60——70年代,善辩又善评的宝琳·凯尔在《纽约客》《信徒评论》等期刊上,“先发制人”或“隔夜评论”,为许多“新好莱坞”作品“保驾护航”,其犀利而激情的评论“一锤定音”,让该学派的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起死回生。这位早先在影院整理影迷观后感、中年才从事影评的才女曾力捧罗·奥特曼的电影为“美国自有声电影以来一部最出色的战争喜剧片”,帮助后者奠定多角色、多线索“复式叙事大师”的地位。同一时期,身兼理论家的安德鲁·萨里斯在《乡村之声》杂志以及《美国电影:导演和导演创作》-书中极力推荐“作者论”,借以提升导演在好莱坞制作体系中的地位。再看罗·艾伯特,从《芝加哥太阳极》到电视专题节目,一直大力推荐介绍艺术上乘的经典影片和“被遗忘的影片”,所写的影评文章(每篇约3000字)居然荣获“普利策奖”,并引发许多年轻影迷争看“旧片”。他的评论集《伟大的电影》连出了两版。

那么,专业影评今天是否还需要,是否还派用场?赞成者认为,之所以需要,是因为它有助于总结电影制作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向,让电影健康地发展下去;反对者则认为,专业影评已经失去市场价值,“谁在乎它”,理应淘汰。

当前世界电影在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同时也在经受变革,遇到各种“瓶颈”问题。比如影片制作高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压得艺术电影的空间越来越小,其观众大量流失;3D诚然将大批观众拉回电影院,但过于泛滥而忽视“好影片”的其他要素;许多电影大打明星牌,每片必由明星担纲,甚至上百位明星联袂演出一片,致使拍摄成本猛涨,等等。这些情况需要专业影评人从电影艺术专业层面进行深入冷静客观的研究,因此,笔者认为,专业影评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选自《文汇报》)

7.下列关于需要探讨“谁需要影评?”的原因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步伐加快,影片公映注重的是营销,原先为艺术评论的专业影评渐显不适应。

B.随着媒体功能扩大以及互联网优势发展,在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的竞争和排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渐显刻板乏力。

C.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对所观赏的电影,他们也乐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D.当今电影的评论同文学一样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形成了专业影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三足鼎立”的格局。

8.下列关于对专业影评的消退和缺失这一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运动之一——“法国新浪潮”运动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法国。

B.上个世纪60~70年代,美国宝琳·凯尔的影评,让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起死回生。

C.近20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全美国仅有31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

D.在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常绕过他们而直接请媒体发表对新片的“佳评”。

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要想扩大艺术电影的空间并赢回其观众,还需要专业影评对影片制作商业化和娱乐化加剧的现象进行冷静客观的研究。

B.如今,许多制片方苦诉电影拍摄成本高昂,这与追求明星效应带来的后果关系密切。

C.当前,专业影评将有助于经受变革缓慢发展的世界电影解决各种“瓶颈”问题。

D.目前,观众审视“好影片”的凭据越来越单一,这和3D电影的泛滥不无关系。

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page]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

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属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诏褒美。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循吏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母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  B.未几,起令视事视  事:治事,任职

C.于是人皆克励  克:能够  D.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   将:将要

1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竟坐免竟无语凝噎  B.以为至孝所感引以为流觞曲水

C.无复衣冠之望彦光弗之罪  D.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设以草具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家族兴盛起来。

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历任秘书郎、舍人上士、小驭下大夫、华州刺史、青州刺史、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职。

C.梁彦光生性执著,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缩。

D.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够自励,风气大为改观。

第Ⅱ卷(114分)

四、(25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4分)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4分)

(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节选自《孟子》)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春寒[注](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4分)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天下云集响应,。(贾谊《过秦论》)

(3),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4),时矫首而遐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6)钉头磷磷,。(杜牧《阿房宫赋》)

[page]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21分)

多美的夜色啊

迟子建

虽然哈尔滨的夏天足够凉爽,但我还是喜欢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放下笔来“歇伏”。这时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读书。我会把插在书架中的那些花花绿绿的书打量个周详,如同皇帝选妃一样,抽出想读的,放在沙发旁和枕边。被选中的既有那些散发着微微霉味的、可以一读再读的老书,也有外表光鲜漂亮、漫溢着油墨芬芳的新书。比之新书,我更爱那些老书。经过了漫长岁月淘洗后仍然能流传下来的文字,总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在浏览了两本空洞乏味、装神弄鬼的最新畅销书后,我已打算重温《聊斋志异》的诡谲、奇异之美了。那里的神仙鬼怪在我眼中是有血有肉的。在电闪雷鸣的夏日,读这样的书无疑就是聆听天籁之音。

由于搬家后没有给书做细致的分类,所以很多书都是乱插的。我在取《聊斋志异》的时候,发现了相挨着它的《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这是著者王观泉先生三年前所赠的,我记得爱人在那年春天离开我的最后一个夜晚,读的就是这本书。

书页上一定留有我用肉眼看不见的爱人的指纹,所以打开它的时候,那一幅幅绚丽的画面,在我眼里就是天堂的圣景图。

最先打动我的,是一组《丽达与天鹅》图画。丽达与天鹅的故事,是最传奇的爱情故事。天神宙斯有一天在神山上,看到身下的斯巴达草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她就是丽达。宙斯爱上了丽达,为了摆脱天后赫拉的控制,他变成一只天鹅,飞向人间,与丽达相爱,并生下了希腊的绝世美女海伦。海伦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比丽达与天鹅的故事还要著名。

在对《丽达与天鹅》这个神话的演绎上,我最喜欢达利的那幅。柯勒乔的过于甜美,达·芬奇的太圆熟了,而达利表现的天鹅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它那富有质感的展开的双翼,是那么的刚健和柔美,充分体现了宙斯飞临人间、见到心爱的人时那种内心的狂喜。

在这本书中,既可看到威廉·琼斯表现的爱上自己倒影、最终化作水仙花的美少年纳西索斯,也可以看到鲁本斯以表现众女神为了争夺金苹果而引起祸端的《帕里斯的裁判》以及波提切利描绘的以色列民族女英雄《朱提斯》。还有充满了阴郁之气的伦勃朗的《大卫在扫罗面前弹竖琴》,灰黑的画面除了衬托了疯子扫罗内心的矛盾和焦虑,也把竖琴的凄美展现无疑。我觉得在描写音乐对人的影响的深刻性上,这则神话无疑是登峰造极的。

在书将结尾的时候,我看到了那个舞蹈着的莎乐美。2000年秋天,我曾经在都柏林的皇家剧院看过王尔德的话剧《莎乐美》。

《莎乐美》是写施洗者约翰死亡的故事的作品。希律王娶了弟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约翰对此反对,惹恼了希律王,被关进监牢。莎乐美是希罗底的女儿,她美丽而富有才情,传说她向约翰表达过爱情,但遭到了拒绝。在希律王的生日宴会上,莎乐美被邀跳舞,为希律王助兴,莎乐美不从。希律王就许诺莎乐美,如果她当众舞蹈,就可以让她做一件最想做的事情。于是,莎乐美跳起舞来,舞毕,她要求希律王割下约翰的头给她,她终于吻到了死去的约翰的嘴唇。在约翰的头即将落地的时候,莎乐美感慨道:多美的夜色啊!

是啊,用这句台词来概括这本书的气质再合适不过了。欧洲那些美妙的神话和传说,当它们凝固在画面中的时候,它们就是人类艺术天空中最迷人的夜景。可惜在这个时代,欣赏这样的夜色的人少而又少了。所以王观泉先生在赠言中这样写道:

此书起笔于1953年,时为23岁当大兵时。但虽戎装披身,心中想的是保卫和平,使中国乃至世界宁静。匆匆近半个世纪流逝,这才发现世界其实一点儿也不太平。书虽然漂亮,2002年垂暮之年的我已经对世道不感兴趣了,只是愿意比我年轻的你及与你相似的中青年们,能如我在起笔写此书时一样好心情,赏析美。

王观泉先生晚年患有严重的眼疾,一再手术,如今他的一只眼睛几乎失明,而另一只眼睛的视线也极为微弱。这样的画集对他来说,注定是掩藏在心底的永恒的风景了

我想爱人能够在最后的日子看这样的一本书上路,踏着这样的夜色归去,实在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带着美走的。

16.为什么以谈喜欢读老书作为文章的开头?(2分)

17.作者在描写《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的内容时,对《丽达与天鹅》和《莎乐美》描写得最详细,为什么?(4分)

18.试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含义。(4分)

(1)可惜在这个时代,欣赏这样的夜色的人少而又少了。

(2)这样的画集对他来说,注定是掩藏在心底的永恒的风景了。

19.作者以“多美的夜色啊”为标题,有何深意?(6分)

20.读新书还是读老书,每个人喜好未必相同,作者为什么喜欢读老书?你的看法呢?(5分)

六、语言运用与表达(8分)

21.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寒食节”下定义。(3分)

寒食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节日。寒食节的时间是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烧死。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他死的这一天生火煮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邺中记·附录》中有关于人们过寒食节不生烟火、只吃醴酪等冷食的记载。古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述的就是寒食节的风景。寒食节虽不像端午节那样有名,但我国北方仍有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场面。

寒食节是______

22.下面这段话有三处毛病(含标点),读后完成(1)——(3)题。(3分)

①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②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③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特有的民族特色。⑤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精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1)序号________改为______(2)序号________改为______(3)序号________改为______

23.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自己”为写作对象,仿用原句的修辞手法,再写一组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2分)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世界则只是永远跳不出来的暗算的陷阱;

七、作文(60分)

24.请以“面对他人的不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page]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2012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轧gáB恤xù累lěiD琅láng)

2.B(缟素)

3.C(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这里可用明察秋毫。)

4.C(A项主语残缺.B项“过虑”和”想法”重复.D项关联词与主语位置不当应是“即使才能很出众”)

5.A(B项破折号改为冒号。C项问号改为句号.D项“九阴黑骨掌”。)

6.A

7.D(D项是结果而非原因。)

8.B(应为该学派许多电影)

9.C(由最末一段可知,电影发展进入高速时代并不缓慢)

10.D(将:带领)

11.A(A最终B项分别是介词“认为”“作为”C项分别是结构助词“的”和代词“他”D项分别解释为“因为”和“用”)

12.B(梁彦光未上任青州刺史,由“属帝崩,不之官”可看出。)

文言翻译

四、(25分)

13.(1)彦光一到任,就揭发奸邪之人及隐藏的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一郡之内人们都非常惊骇(震惊)。(“下车”“发擿”“合”的解释各1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1分)

(2)有一个滏阳人叫焦通,喜欢酗酒,侍奉父母欠缺礼数,被堂弟告到公堂。(“事亲”“阙”、被动句式各1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1分)

(3)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3分)

14.(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2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2分)

(2)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2分)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2分)

15

五、(20分)

16.作者写喜欢老书,为下文写古代欧洲神话传说之美作铺垫。(2分)

17.(1)《丽达与天鹅》最先打动我,《莎乐美》在书的结尾。(2)作者写此文的目的除了阐述古代欧洲的神话传说之美外,其实也是为悼念亡夫而作。《丽达与天鹅》和《莎乐美》都是爱情故事,隐喻着作者与丈夫的爱情。(3)《丽达与天鹅》是最传奇的爱情故事,隐喻着作者与丈夫的爱情之美。《莎乐美》中的爱情有点凄凉,约翰死了,莎乐美终于吻到了死去的约翰的嘴唇,隐喻作者对亡夫的挚爱与悼念。(4分)

18.(1)现在许多人心很浮躁,只是喜欢那些外表光鲜而内容空洞的书籍,而忽视了艺术天空中的经过了漫长岁月淘洗之后,内容深邃美丽的艺术作品。

(2)王观泉先生的眼睛患有严重的眼疾,无法再欣赏美,但是他的心灵一直在追求着艺术的美。(4分)

19.(1)“多美的夜色啊”这句话来源于《莎乐美》,她概括了《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这本书的气质。(2)欧洲那些美妙的神话和传说,当他们凝固在画面中的时候,它们就是人类艺术天空中最迷人的夜景。夜色中的美,其实就是艺术的美。这是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之一。(3)作者写阅读《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这本书的感受,是因为爱人在那年春天离开“我”的最后一个夜晚,读的就是这本书。亡夫在最后的日子看这本书上路,踏着美丽的夜色归去,他是带着美走的。(4)《莎乐美》的这句感慨,也写出了作者的心情,作者以此为标题,表达了对亡夫的挚爱与悼念。(5分)

20.(1)赞同读老书:有些新书尽管外表光鲜漂亮、漫溢着油墨芬芳,但是内容空洞乏味,思想浅薄。而老书尽管纸质发霉,但是沉淀了思想,有血有肉,所以经过了漫长岁月淘洗后仍能流传下来,内容像金子般发光,读这样的书如同聆听天籁之音。(2)赞同读新书:新书往往蕴含了新思想、新观点、新的价值观;可以学到更多的新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前进。(5分)

五、(9分)

21.(4分)参考答案:寒食节是我国北方每年在清明节前一天以不生烟火、只吃冷食的形式纪念春秋名士介子推的一个民间节日。(清明节前一天1分,不生烟火、只吃冷食的形式1分,纪念春秋名士介子推1分,一个民间节日1分,不是单句不得分)

22(3分)(1)序号①改为书画艺术

(2)序号④改为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民族特色

(3)序号⑤改为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且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精品。

23.(2分)参考示例:(1)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广阔,狭隘者的世界则只是永远钻不出去的黑暗的穴洞;

(2)自己好学才能感知世界的新奇,懒汉的世界则只是永远流不动的单调沉闷的死水。(每句前后两个分句形成对比,后一句运用比瑜手法1分;与原句句式一致、语意通顺1分。)

附:文言文译文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他的祖父梁茂,是西魏秦州、华州刺史。他的父亲梁显,是北周荆州刺史。彦光小时很聪慧,有纯厚的性情,他的父亲常对亲近的人说:“这孩子有风骨,将会使我的家族兴盛起来。”梁彦光七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医生说吃五石散可以治好,当时到处都搞不到紫石英,彦光忧虑憔悴,不知该怎么办,偶然在园中看到一件东西,彦光不认识,感到很奇怪,就拿回了家,原来这就是紫石英。亲戚朋友们都感到很惊异,认为这是上天被他的孝心所感动而赐予他的。

西魏大统末年,彦光到太学学习,略略涉猎经、史,循规蹈矩,自我约束,仓促之间举止也一定很有礼节。初出仕当秘书郎时,年仅十七岁。北周受魏禅让,任舍人上士。武帝时,又升任小驭下大夫。因母亲丧事离职,因过于哀伤,而身心憔悴。不久,又奉命到职。武帝见他哀伤过度,叹息好久。后任御正下大夫。跟随武帝平定齐国,因有功而封开府、阳城县公。周宣帝即位,授他为华州刺史,又晋封为华阴郡公,增加食邑五百户,把阳城县公的封号转封给他的一个儿子。不久又拜为柱国、青州刺史。碰上宣帝驾崩,没有到任。

隋高祖文皇帝即位(581),让他担任岐州刺史,兼岐州宫监,很有政绩,粮食丰收,还出口到别的州郡。皇上很欣赏他的才能,于是下诏书奖励。后来又转任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那里民风纯朴,他以清静无为来镇守那里,全州大受感化,上交的赋税连年最多,为天下第一。到相州后,还按照在岐州的办法。但邺都人口杂居,民风不纯,人很狡诈,给彦光作歌谣,说他不能治理教化这个地方。高祖听说后责备彦光,还因此免了他的职。一年多以后,任命他为赵州刺史,彦光对高祖说:“我以前在相州获罪,百姓说我是戴帽饧。我理当罢职,没抱做官的希望,不想皇上施恩,又起用我。请求让我重新做相州刺史,改变以前的作法,希望能改变那里的民风以报答陛下厚恩。”高祖同意了,彦光又任相州刺史。相州的豪强地痞听说彦光是自己请求来相州的,没有不嗤笑的。彦光一上任,就揭发奸邪之人及隐藏的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像有神灵指引一样),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相州全境大为震惊。当初,齐亡以后,有身份的人都迁入关内,只有玩杂耍的、小商贩和说唱艺人住在相州城廓,因此人情险恶,谣言四起,诉告官员,变化无常。彦光想革除这些弊端,就用官俸,从崤山之东请来大学问家,每乡都设立学堂,非圣人先哲的书不得教授。常在一季的末月召集他们,亲自进行考试。有勤奋学习成绩优异的,聪明出众的,就升堂设宴招待,其余的都坐在廊下。有喜欢诉讼、懒惰而学业无成的,就让他们坐在堂中,给以粗粝饭食。到学习有成,就举行贡士的礼仪,又在郊外饯行,并资助他们财物。于是人人都刻苦自励,风气大为改观。

有一个滏阳人叫焦通,喜欢酗酒,侍奉父母欠缺礼数,被堂弟告到公堂。彦光没有问罪,而把他带到州学,让他到孔子庙去观看一个叫做韩伯瑜的人因母亲打他不痛,为母亲没有力气而悲伤,对着母亲悲泣的画像。于是焦通感悟,既悲伤又惭愧,无地自容,彦光教训了一通就打发他走了。后来焦通改正了错误,行为规矩,最终成为善士。官员和百姓都高兴,再也没有吵架告状的了。过了几年,彦光死在任上。(高祖)追赠他为冀州、定州、青州、瀛州四州刺史,谥号“襄”。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