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山北京市申论最后预测十八题(之四)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6-01 02:32:39

刘景山北京市申论最后预测十八题(之三) 刘景山北京市申论最后预测十八题(之六)

  第四题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一)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七个关系”
  (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要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
  (3)要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
  (4)要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来源:www.examda.com
  (5)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6)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7)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和措施

  1、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
  (1)中国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持社会和谐的局面尤为重要。中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经济处于起飞阶段,如果经济起飞势头持续到2020年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或可跃居世界前列。
  (2)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开始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城市化进程、国企改革、乡村体制改革加快,城市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农民工等群体性事件有所增加;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区域、阶层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2、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
  (1)政府必须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行业、阶层、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
  (2)处理好城乡关系,城乡要从多方面支持农村的发展进步。
  (3)要特别关注困难群体,改善就业环境,解决劳动者权益维护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4)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环境,更是全社会和谐的基本单元。要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社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5)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运用政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采取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妥善解决在新形势、新条件下的群众内部利益矛盾,冷静地处理好群体性突发事件。
 
  3、流动人口问题来源:www.examda.com
 
  (一)北京存在的流动人口问题
  ①    北京的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的1/8;
  ②    北京的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滞后
  ③    北京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以及人口布局的“内密外疏”,存在着严重的都市病;
  ④    大部分流动人口居住的城乡接合部以及城中村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和谐的音符。

  (二)发生问题的原因
  ①    经济因素是关键。经济高度集中是导致目前北京人口高度聚集的根本原因;
  ②    资源与环境因素是瓶颈。水土资源、能源结构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都对人口构成制约;
  ③    社会文化因素是保障。城市的综合交通网络、医疗教育设施等都是社会文化因素的组成部分,它们也对人口构成制约;
  ④    制度安排也是影响首都承载力的重要外生因素。目前北京存在的各种人口问题,既有人口规模增长过快的原因,同时更有相应制度安排不够及时或者严重滞后的体制方面的因素。

  (三)政策建议
  ①    疏散北京部分城市功能;来源:www.examda.com
  ②    严控城市中心区人口总量;
  ③    逐步引导人口向郊区流动;
  ④    建四级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4、物业管理问题
 
  解决物业管理问题的对策:
  (1)对住宅小区实行分类集中建设和登记评定,明确物业管理收费的定价原则、定价方式和价格构成;
  (2)物业拥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
  (3)从法律上规范房地产开发商行为;
  (4)建立和完善物业法规体系。来源:考吧-公务员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