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预测试卷八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5-04 12:45:32 浏览数:

热门推荐:

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预测试卷八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 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认为这是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本题正确答案为D。
2.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 B)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A.泛爱
B.泛智
C.泛美
D.泛德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
3.(D)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
A.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特朗普制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组织形式”,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依德•特朗普创立。中学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4.完形一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以下不属于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C)。
A.韦特默
B.考夫卡
C.班杜拉
D.苛勒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理论流派”,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名师详解】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和韦特默。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D)。
A.陶冶法
B.锻炼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们下面走来走去,就走出了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法。
6.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D)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主任的领导方式”,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包括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三种类型。
7.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闯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D)。
A.布鲁纳
B.赞科夫
C.杜威
D.加德纳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多元智能理论是20世纪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九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一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知智能、认识自然的智能、存在智能。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九种智能。
8.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B)。
A.空问错觉
B.时间错觉
C.运动错觉
D.视觉错觉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觉的分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空间错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错误的反映。时间错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时间长短)和顺序性(时间先后)、周期性错误的反映。运动错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反映。
9.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A)。
A.认识过程
B.教师教的过程
C.学生学的过程
D.双边活动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通过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的,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而,教学过程本质上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10.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B)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的种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就是心境不好的表现。
11.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D)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阶段”,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人的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这四个阶段。准备期是指创造活动前积累有关的知识经验,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为创造作准备;酝酿期是指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的时期;豁朗期是指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形象产生的时期,又叫灵感期;验证期是指对新思想、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时期。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2.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B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皮亚杰按照认知结构的特征把整个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前运算阶段,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知觉集中倾向、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主义。在这一阶段,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表现得最为明显。所以,本题选B。
13.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C )。
A.课堂管理
B.课堂情境
C.课堂纪律
D.课堂气氛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课堂纪律的概念”,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4.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DE”治疗法属于( B)。
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辅导的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名师详解】“ABCDE’’治疗法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引起的。它强调B的重要作用,认为A只是造成结果C的间接原因,8才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个体就应当努力认清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并善于用新的信念取代原有的信念,这就是D。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想办法用一个合理的信念来驳斥对抗学生的不合理信念,竭力改变
他们原有的信念和想法,以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E。由此可以看出,“ABCDE”治疗法是改变个体认知的方法。
15.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C)。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考查要点1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忘的原因”,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有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等。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同化说,其主要内容是: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动机说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也叫压抑理论。该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起,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page]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错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因为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环境的关系。
2.只要升学率提高了,学校就实现的素质教育目标。
 【考查妻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错误。升学教育以升学为唯一目标,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违背素质教育的理念。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3.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的途径”,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
【参考答案1错误。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q-占时间最多,而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4.课堂情境结构对课堂纪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上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错误。课堂情境结构对课堂纪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以及学生座位的分配方面,而并非是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上。
5.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正确。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证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q-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
【考查要点】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动机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1)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
(2)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J-4吏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
(3)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
(4)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成倒“u”型。
2. 请列举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1)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2)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kt,.iL实实、有条不紊地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4)对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的安排,特别是通过课的体系与分工合作实现教学的高速发展。
(5)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
(6)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3. 简述外铄论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内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外铄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如荀子的性恶论、洛克的“白板说”。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华生甚至这样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由于外铄论者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
4.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要使学生具备观察事物和现象的必备知识;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4)要做好观察记录和观察后的归纳和总结。
5. 简述动作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作技能的学.--j”,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费茨和波斯纳把一般动作技能获得的心理过程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也叫动作定向阶段。学生首先认知动作技能的结构,对动作系统有初步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用表象调节动作,掌握分解动作。
(2)联结阶段。这是由动作定向阶段向动作协调阶段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实际上就是学生尝试把分解动作联结成程序动作,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熟练,动作定向阶段的表象调节和有意识控制相应减少。
(3)自动化阶段。肌肉骨骼动作实现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意识的参与减少,只在出现动作偏差时才起作用。

四、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阅读F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学生的完成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
一部分教师认为,应该改革阅读教学模式,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王老师还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荐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
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选择了高一、高二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
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这么好。原来体育课后上语文课,刚刚进行剧烈活动的学生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平静下来。现在进了阅览室,大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期中考试,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新的上课方式。
问题:
结合新课程改革,谈谈终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1)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单纯的知识容器,压抑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摄取知识,而且进行有目的的思维,激发学生勇于思考、质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王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交出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通过“语文课进阅览室”,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愉悦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
(3)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4)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为他们创设有利于其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环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交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冉有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公西华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有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
问题:
孔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孔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因材施教。子路好胜,所以孔子劝其不要立即行动以培养其耐心,不要鲁莽行事;而冉有畏缩,所以孔子鼓励其立即行动以培养其果断的性格,鼓励其当机立断。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采取符合学生个性心理面貌的教学方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预测试卷七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