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幼儿综合素质难点:第一章第二节 世界历史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4-28 17:16:23 浏览数:

深度解读幼儿综合素质难点:第一章第二节 世界历史

第二节 世界历史

  一、世界古代史★
  1.四大文明古国

  3.金字塔
  金字塔的建造始于第三王朝第一个国王乔赛尔,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 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国时期。在古王国以后的各个朝代,金字塔逐渐被地下墓穴所取代。在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神庙取代金字塔成为主要的建筑形式,最著名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大神庙。
  4.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创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同伴首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
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预示了
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5.文艺复兴

  二、世界近代史★
  1.英国革命
英王查理一世于1640年冬召开会议,企图通过征收新税,以讨伐苏格兰起义,遭到议会反对,议会反而要求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清教徒克伦威尔率议会军打败王党,成立共和国。1688年辉格党人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赶走詹姆士二世,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威廉三世和玛丽共同继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第一次工业革命

  4.启蒙运动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但是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资产阶级要求结束旧的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和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产生了启蒙运动。
  5.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起义者冲向巴士底狱——专制统治的象征,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6.美国内战
  美国南北战争。独立后,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和南部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种植园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南北政治、经济对立日趋严重。l860年11月,北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林肯当选总统,激发了南部种植园奴隶主的不满,在1861年初发动了11州叛乱,并在南部建立了政府,向北方发动军事进攻。战争初期,南方军队由于准备充分,取得了一些军事胜利。1862年,林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民主措施,通过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此后北方转入反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胜利。1865年4月3日攻占了南部同盟都里士满,4月9日,南方投降,内战结束。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联邦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
  7.俄国1861年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l9世纪中期,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农民运动不断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矛盾,农奴制危机日益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政府被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即《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法令》和《1861年2月19日宣言》。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必须交付高额赎金。这样,农民获得“自由”时受到了残酷的剥削。这场由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俄国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所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使俄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8.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叶,一向奉行“锁国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人民仇视外国侵略者,更痛恨和侵略者相勾结的幕府,于是农民和市民纷纷起义,开展“倒幕”运动。倒幕
  派取得胜利后,建立起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新政府。明治天皇废藩置县,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障碍。自此以后,明治天皇主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9.德意志的统一
  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出生于大贵族地主家庭的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他对内推行军事改革,对外施展外交手腕。在短短的五年内,先是联合奥地利进攻丹麦,又进行普奥、普法战争,三场战争都取得胜利。
  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帝国皇位,德意志统一完成。
  10.意大利的统一
  撒丁王国加富尔首相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内外政策,1860年基本完成了北部意大利的统一。在反奥战争中,加里波第远征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将其合并于撒丁王国。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宣布成立。原撒丁王国国王成为意大利国王。
  1870年普法战争后,意大利实现了全国统一。
  11.巴黎公社
 
  三、世界现代化★
  1.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和协约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战斗。中国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1918年11月,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等国的势力,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其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5.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等相关条约构成的战后利益分配体系。它是“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建立的国际新秩序,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现有实力的基础上相互妥协而建立的。
  (2)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世界局势的缓和,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恢复经济,有利于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和五年计划实施;由于民族自决权得到承认,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意识的高涨;国际联盟的创立,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然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大国意志,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战胜国分赃不均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注定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
  6.共产国际的成立

  7.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22年12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8.罗斯福新政
  根据“新政”在不同时期的重点,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起到1935 年初止,主要目标是医治由于严重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一些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第二阶段是从1935~1939年,主要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
  “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其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二次大战以后的历届总统均继承了这笔“遗产”。最后,“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由于它局部改变了美国的生产关系,改善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缓和了阶级矛盾。因此其做法和特点,都深深影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9.第二次世界大战

  10.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l2月7日,日军突袭美国的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同时,日军在东南亚各地对美英军队发动进攻。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1.开罗宣言与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讨论三国对日作战问题,会议通讨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庄严声明: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全部归还中国。
  德黑兰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会议决定,美英将于l944年5月发动登陆法国北部的“霸王”战役。三国首脑还就战后成立国际组织、波兰疆界、战后处置德国、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等问题。会议发表了《德黑兰宣言》,宣布三国已经决定消灭德军的计划并在战后继续合作。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对维护、巩固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加速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这两次会议后,盟军的大反攻开始了。
  12.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至11月,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会晤。在会议上,决定德国战后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必须实行非军国主义化;为了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决定成立联合国。
  13.联合国


  17.美苏争霸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任苏联领导人后,苏联提出了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加紧发展军事力量,工业总产值有了很大的提升,建立了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洲际导弹数量富于美国。这一时期,美国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又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因此,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1981年里根任美国总统后,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联的对外战略。80年代中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从阿富汗撤军,放松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这些地区。
  18.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推行的经济改革寸步难行,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但却激化了苏共党内斗争,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了1991年“八一九”事变,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  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加盟共和国分裂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政体。独联体随后又扩大到原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
  自1989年起,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局势发生剧烈的动荡。随着各国内部矛盾的激化,加之西方国家有预谋的策动和戈尔巴乔夫的纵容,各国反共势力急剧膨胀,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欧盟
 

上一篇:深度解读幼儿综合素质难点:第一章第一节 中国历史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