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第四节难点解读: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4-27 13:00:54 浏览数: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第四节难点解读: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

  一、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及特点

  从事教育研究必须遵守研究的伦理原则,具体包括自愿原则、匿名原则、保密原则和无害原则。教育研究既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验证性。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教育研究的主旋律,涉及的问题和内容十分广泛,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
  2.提高教育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而教育教学研究正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一方面,广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使教师成为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型教师。
  4.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的研究仅靠专业理论队伍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因为教师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掌握着生动的第一手资料,而教育理论的建设必须建立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可以更加接近教育实际,更能切实地指导教育实践,使教育理论更富生命力。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选择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可以来源于教育实践,也可以来源于教育理论。从教育实践出发,教育研究课题产生的途径如下:(1)从社会变革与发展需要中提出课题;(2)从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课题;(3)从教育实践的变革与发展中提出课题。从教育理论出发,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承袭已有的研究成果来探究新的问题;(2)在理论空白处挖掘问题;(3)在理论观点的争议中寻找问题;(4)以反其道而行之来开拓问题;(5)在阅读理论、审视理论的过程中构思研究问题。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以下特点:选题必须有价值;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选题必须明确具体;选题必须新颖,有独创性;必须有可行性。
  (二)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1.教育文献检索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文献检索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它贯穿研究的全过程。文献检索的作用在于:可以从整体上了解研究的发展动向与成果,把握需要研究的内容;吸取前人研究的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研究;可以澄清研究问题并界定变量;可以为如何进行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可以综合前人的研究信息,获得初步结论。
  一般教育文献可分为三种等级,即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储存分散、不成系统。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某个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进行动态综述性文献、专题评述、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这类叙述性文献全面、浓缩度高、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即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特点。
  2.教育文献综述
  对于比较正规的教育科研或较大研究课题来说,完成文献资料的阅览之后,还要撰写文献资料综述,也就是在对文献进行整理、阅读、思考、分析、综合、概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内容叙述出来,在叙述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评论。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问题的提出,说明查阅文献资料的目的及研究的问题;(2)研究方法,确定文献资料的分析范围、分析维度和分析程序;(3)正文部分。这是文献综述的主体部分;(4)主要文献目录,包括专著及论文。
  文献综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叙述性文献综述,另一种是述评性文献综述。在做叙述性文献综述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组织和构思,但观点、数据必须忠于原文,文中不能加进综述者自己的观点,更不能修改数据。在做评述性文献综述时,虽可以加进综述者的观点,但综述者观点所占的篇幅不能过大,同时要将综述者的观点独立开来,放在最后,让其他人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文献中的观点,哪些是综述者的观点。
  文献综述的长度可以依据正在准备的研究报告的类型而定。
  (三)制订研究计划 ’
  研究计划是研究工作进行之初所做的书面规划,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具体设想,是研究实施的蓝图,是实现研究目的的前提。撰写研究计划,首先必须了解研究计划的基本要求和写作形式。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问题: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预计成效。
  研究计划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题目;(2)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单说明;(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4)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订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5)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缡件;(6)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适用范围;(7)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制订研究计划,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2)选择研究对象;(3)分析研究变量;(4)形成研究方案。
  (四)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1.收集研究资料
  收集研究资料是指研究者在实施研究计划过程中所得到的现实资料。收集资料是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研究基础。一般来说,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采用问卷、访谈、测量、个案、观察等方法直接收集资料;二是从现成的文献资料人手,在有关的文件、档案、作品中收集有关资料。
  2.整理研究资料
  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对收集和调查研究所得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审核、分类、汇总和再加工的过程。资料整理有助于保证资料的可靠性,使研究资料和数据系统化、条理化,便于保存。
  3.分析研究资料
  分析研究资料就是对收集到的教育事实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做理性的加工处理。分析研究资料主要有两种方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就是通过分类处理文字描述资料,分析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分析某种现象变化的原因及变化的过程,从而揭示教育现象和规律。定量分析就是将丰富的现象材料,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借助教育统计方法进行处理,描述现象中存在的共同特征并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检验。定量分析是教育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它常常可以消除一些无谓的争论,验证和确认定性的结论。
  (五)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研究论文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后写出的具有自己独到见解的研究文章,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人们通常把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文章称为研究论文。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证性的研究报告,其主要形式有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观察报告等;另一类是理论性的学术论文,常见的形式有案例、综述、述评、理论性的论文等。学术论文的写作采用议论文的形式。
  常用的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形式如下:导言、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结果、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结论、附录。
  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有:(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2)观点和材料一致;(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1.教育观察法的概念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收集数据资料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问卷由标题与指导语、问题、结束语三部分构成。问卷的标题是对问卷内容高度概括的反映,指导语包括三部分:称谓与问候语、问卷性质或目的、回答问题的方式;问题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包括题干和选项;结束语一般是对答卷者表示感谢,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提出一两个开放性的问题,以便收集更详尽的信息。
  问卷题型设计应遵循非歧义性原则、非压力性原则、非诱导性原则、清晰性原则、穷尽原则。问卷的问题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及半封闭式等几种。
  (2)访谈调查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有目的的交谈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经过严格设计的访谈问卷和访谈提纲或实际访谈时是否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可绷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和半结构性访谈;根据某一问题对同一访谈对象进行访谈的时间或次数,可分为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根据访谈者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可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访谈调查法的实施过程:①选择访谈对象;②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③正式访谈。 访谈调查法的优点:较为灵活,能深入了解被访者的心理感受,可观察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等,容易进入深人调查。缺点:时间和精力代价比较高昂,访谈结果不易量化等。
  3.教育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2)选择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4)制订调查计划;(5)实施调查;(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三)教育实验法

  (3)选择实验被试,选择适当的实验组织形式。
  (4)对实验组实施干预,同时严密控制无关变量。
  (5)实验进行一个轮次或一个阶段,对因变量进行后效测试(后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6)检验课题假说能否成立。
  5.教育实验法的优缺点
  (1)优点:能确立因果关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结果客观、准确、可靠;能对变量进行控制,提高研究的信度;能为理论的构建提供佐证和说明;能将实验变量和其他变量的影响分离开来;严密的逻辑性是其他研究方法难以比拟的。
  (2)缺点:应用范围有限,有些问题难以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可能会有人为造作的痕迹,实验的结果不一定就是现实的结果,缺乏生态效应等。
  (四)教育行动研究
  1.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及特点
  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为教育行动而研究”指出了教育研究的目的,“在教育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由教育行动者研究”指出了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主要是教师。
  2.行动研究基本程序和步骤
  (1)计划。计划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定总体规划和每一步具体的行动方案。这一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是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订计划。
  (2)行动。行动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
  (3)观察。观察指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行动的背景、影响因素以及行动者特点进行全面考察。
  (4)反思。在反思过程中,要注意对自己的实践和行动作批判性思考,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以提高思考的质量。
  3.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缺点
  (1)优点:灵活,能适时做出反馈与调整;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效。
  (2)缺点: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影响研究的可靠性;研究样本受具体情境的限制,缺少控制,影响研究的代表性。

上一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第三节难点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