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第八章复习资料10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6-02 01:03:01

2013年土地估价师考试时间为9月14日-15日,为了帮助考生能够在土地估价师 考场上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考吧网特别整理了土地估价师《土地管理基础》的章节知识点,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并在此预祝您金榜题名!

(六)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是以土地变更调查的数据及图件为基础,运用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变化信息,从而达到对耕地及建设用地等土利用变化情况的定期监测的目的。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1)土地利用监测;(2)土地权属监测;(3)土地价格监测;(4)土地质量监测。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常用方法包括实地调查、统计报表调查、遥感监测、专项定点监测等。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作用包括:1)保持土地利用有关数据的现势性,保证信息能不断得到更新;2)通过动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为宏观管理提供依据;3)能够反映规划实施状况,为规划信息系统及时反馈创造条件;4)对一些重点指标进行定时监控,设置预警界线,为政府制订有效政策与措施提供服务;5)及时发现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的行为,为土地监察提供目标和依据等。

(七)土地统计

1.土地统计概念

土地统计是指以数字、图、表为主要形式,对土地的各种数量关系的现状及其变化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调查、搜集、记载、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土地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的类型、面积、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等。

土地统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土地统计工作、土地统计资料和土地统计科学。具体而言,土地统计工作包括土地统计设计、土地统计调查、土地统计整理和土地统计分析等。

2.土地统计的对象

土地统计的对象是我国的全部土地。城镇土地统计的对象是城市、建制镇、独立工矿区和村庄(含集镇)用地。

3.土地统计的任务

土地统计的具体任务包括:①将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信息,按国家统一规范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载入地籍簿册和地籍图。②不断更新、充实、修正原有的统计资料,保持土地统计资料的现势性。③建立土地统计信息库,逐步实施土地统计数据处理和传输的自动化。④进行土地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开展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4.土地统计调查的具体方式包括:

(1)普查: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主要用来调查对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状况。

(2)重点调查:即选择少数在总体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点范围或重点项目进行调查,借此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3)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全称随机抽样调查,是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组织形式。是随机地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4)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规定报表格式,统一指标内容,统一报表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由填报单位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是当前我国土地统计数据资料的主要获取方式之一。

(八)地籍信息系统管理

地籍信息包括:①描述土地空间位置及状态的图形数据,如地籍图、宗地图等; ②描述土地权属、价值、位置的属性数据,如宗地号、面积、地址等。

地籍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

地籍信息系统由测量管理子系统、图形数据管理子系统、权属管理子系统、土地利用现状管理子系统和档案管理子系统构成。

地籍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包括:①以建立完整的地籍资料处理模式为前提,而不是单独处理某一类资料;②软件运行环境的限制要少,增加实用性;③要求系统存储的信息便于更新,查询,能及时提供现势性好的地籍信息;④处理好图形与属性数据的连接问题,实现它们之间的双向检索;⑤对地籍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

编辑推荐:

2013年土地估价师考试知识点汇总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