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及答案(8)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4-28 07:58:29 浏览数: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及答案(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B】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A.学生
B.教学目标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答案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教师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2.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A】。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答案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采用重学法对遗忘进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3.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A】。
A.开始和结尾部分
B.中间部分
C.不一定
D.都一样
【答案解析】:中间部分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一般效果不好。
4.【A】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逻辑思维
【答案解析】: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5.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B】。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答案解析】: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是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
6.下列各项属心理不健康表现的是【D】。
A.适应中学的学习与生活
B.乐于和同学交往
C.自尊自爱,奋发向上
D.被动的生活取向
7.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A】。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8.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D】。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解析】:分配座位最应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影响。
9.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B】实施。
A.教学过程中
B.形成性评价之后
C.形成性评价之前
D.教学过程之后
【答案解析】: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10.以下属于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划分的教学监控能力的是【A】。
A.自我指向型
B.结构指向型
C.一般型
D.特殊型
【答案解析】:根据监控对象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两类。[page]
11.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B】秒钟。
A.1~2
B.5~120
C.60~70
D.70~80
【答案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12.“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B】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答案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亲其师,信其道”表明了道德情感的作用。
13.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7~12岁儿童处于【D】。
A.形式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14.班杜拉把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倾向叫做【A】;
A.替代性强化
B.直接强化
C.外在强化
D.自我强化
【答案解析】: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三种:①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②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③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15.请问下列哪项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D】。
A.繁衍后代
B.获取食物
C.逃避危险
D.参加交往
【答案解析】: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逐渐社会化,为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也满足自己的社会文化需要,就会产生各种社会性动机,如工作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成长动机等。社会性动机推动人们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团体,并在其中获得认可、地位与成功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观察法的记录方式包括【ACD】。
A.项目检核表
B.双向表
C.评定量表
D.轶事记录
【答案解析】:观察法的记录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
2.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AB】。
A.语言符号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系统
E.认知系统
3.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ABC】。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
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师自编测验优缺点的理解。
4.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ABCDE】。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C.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D.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答案解析】:五项均为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5.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应如何来引导学生的注意?【ACD】
A.激发求知欲
B.唤起先前经验
C.变化教学情境
D.配合学生经验
【答案解析】: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注意。①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②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③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主题之上。[page]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__________,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二是__________,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目前,我国心理学家一般认为,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两个步骤,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4.__________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5._________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6.__________的心理评估主要关注人的潜能、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
7.__________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十一”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
8.只有当教师__________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9.__________可用于测量不同水平的教学目标。
10.在课后评价时,新教师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__________。
11.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__________,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______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12.__________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3.__________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4.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__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15.学习汉语拼音后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__________。
填空题答案
1.直接记忆、工作记忆
2.创拟确立模型、检验修正模型
3.练习、反馈
4.家庭
5.道德行为
6.健康模式
7.戴尔
8.焦虑适中
9.是非题
10.细节
11.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
12.关键期
13.知识
14.中等
15.顺向负迁移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3.教师威信
教师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page]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
(1)分工合作。指以责任分担的方式达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
(2)密切配合。将工作中应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各个人。
(3)各自尽力。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取代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成员必须各尽其力,大家都是成功者,没有失败者。
(4)社会互动。合作学习成效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互动作用。
(5)团体历程。该历程中的活动包括如何分工、如何监督、如何处理困难、如何维持团体中成员间的关系等。
2.简述群体的特征及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
群体,是介乎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具体地说,就是指在组织机构中,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目标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规定其行为规范的人群结合体。它的基本特征有:
(1)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
(2)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
(3)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产生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
(1)活动的难易;
(2)竞赛动机的激发;
(3)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4)注意的干扰。
3.简述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致性。
(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例如通过该测验是否能够把学习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或能力水平区分开来。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论述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差异。
【答案要点】
(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的课堂规则制定得明确并且能够执行;新手教师的课堂规则较含糊,不能坚持下去。
(2)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教师上课有一套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3)教材的呈现。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4)课堂练习。专家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手教师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种必经的步骤。
(5)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
(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2.试述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的心智技能的三阶段论。
【答案要点】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1)原型定向。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作用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通过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2)原型操作。所谓原型操作,即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3)原型内化。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page]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位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
(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
【答案要点】
(1)弗兰克出现上述反应的原因可能是:
①八年级的弗兰克处在青春初期,他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弗兰克可能是因为敏感的自我防卫和避免同学的分离而做出上述反应。
②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二是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弗兰克可能是没有能够正确的对自我进行评价或者没有正确理解昆特女士的真正意图,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而做出上述反应。
③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的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弗兰克可能是自我同一性还没有发展完善,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清晰的了解而出现上述反应。
(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有:
①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她应该明确告诉弗兰克她读诗的意图,让他明白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
②提供机会让弗兰克了解社会、了解自我。
③给弗兰克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他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
④通过集体讨论,让学生们清楚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上一篇: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及答案(7)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