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自考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2)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5-14 15:00:17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笔记 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视频

2010自考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2)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在对立面的斗争中,双方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即事物的质变进行量的准备和创造条件。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当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达到某一限度时,只有通过矛盾双方的斗争才能突破这个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使一事物变成他事物。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①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片面夸大斗争性的作用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的作用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关系。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和周围的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不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也不会发展变化。在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变化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也就是通过使矛盾双方的状况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邓小平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筒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无沦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敢于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矛盾,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从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即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防止片面地看问题。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持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柏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正确地认识事物。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取得成功。如果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各种不同的矛盾,那就必然失败。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

  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普遍性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它只能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特殊事物之中,而不能脱离各种不同的特殊事物独立存在:水果只能存在于苹果、梨、桃等之中,不存在离开苹果、梨、桃等独立存在的水果。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与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运动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趣性的特殊性也是不存在的。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丁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尤其不能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因为特殊事物的具体特性比普遍性丰富得多。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过来也是一样。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毛泽东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补充和丰富普遍原理。这一原理对我们有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抄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就必须在坚持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十分重视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丰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基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种关系,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还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虽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

   [page]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沦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在实践中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沦统一的具体表现。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质。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正是因为各种事物都具有自身特定的质。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特定的质就是特定事物的存在本身。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质,质改变了,原有事物就不存在了,而变成其他事物。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属性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

  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量的规定性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量的变化只要不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不会改变事物的质。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一方面,质是量的基础,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质总是一定量的质,量也制约着质。这种质和量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充分体现在度中。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就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例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度就是O~C-l00℃,0℃和100%:就是它的两个关节点,在这个幅度内,水保持它自身不变。如果超出这个范围,水就失去自己液体状态的物理的质,而变成冰或水蒸气。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_L,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时,人们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出度的范围。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的变化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足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这是因为:首先,质变必须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的质变。其次,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量变的彼此较量。两种相反力量的此消彼长,不仅是质变的基础,而且决定着质变的性质和方向。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结束在旧质基础上的量变,为在新质的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显现出阶段性;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性质未变,而某些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都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19世纪法国科学家居维叶认为,有机界的变化是由于突然性的灾变所引起的,通过这种灾变,一些由某种神迹创造的新物种代替了旧物种。激变论在社会政治上表现为冒险主义,认为社会革命无须经过积蓄革命力量的准备阶段,幻想通过突然的冒险活动取得革命胜利。庸俗180进化沦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南俗进化论,对生物的进化作了庸俗歪曲的解释,认为生物的进化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庸俗进化论在社会政治上表现为改良主义,主张社会的发展只能通过一点一滴的改良,反对通过社会革命对旧的社会制度进行根本的变革。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都是错误的。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如果没有肯定方面,事物就不能存在;如果没有否定方面,事物就失去了变动性而成为僵死的东西。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事物就会丧失其原有的性质而发生质的变化。

  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例如,在生物学上,假设生命是肯定,死亡就是对生命的否定,生命正是在不断产生又不断排除死亡因素的过程中发展的,生命中就包含着死亡。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例如,在化学上,分解是对化合的否定,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也就是氢原子化合为氢分子、氧原子化合为氧分子的过程,分解中就包含着化合、,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辩证统一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火亡的理解;辩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足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米说,它足批判的和革命的。④在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的、绝对的,总是要被否定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否定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通过事物内部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来实现的。事物正足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身运动、自我发展。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这种质变,只有经过否定才能实现。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生长起来的,它对旧事物的否定不足简单的全盘否定,而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即保留旧事物巾某些积极的东西于自身之中,并把它发展到新阶段。因此,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而联系起来。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克服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它在新…事物之间划出一条确定的界限,因而体现着事物发展中的非连续性;保留则是对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的汲取,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竖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当然这种继承只能是有批判的继承,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大胆吸收外国文

  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邓小平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①与此同时,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对于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建立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page]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最初是肯定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事物处于肯定阶段。矛盾进一步展开,否定因素战胜肯定因素取得主导地位,于是事物发生质变,这时事物的发展由肯定阶段进到否定阶段。新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经过斗争,对否定阶段再一次否定,使事物进入否定之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厂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又增加了更高级的新内容,从而使事物在自己运动中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经过两度否定,否定之否定阶段与肯定阶段都作为否定阶段的对立面而出现,会有某些相似之处。这样,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肯定阶段上的某些特征,仿佛是向出发点回复。因而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周期的终点,同时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的发展,就是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样事物的发展就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还由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某些偶然原因的出现,使事物的发展出现暂时的倒退。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循环论片面夸大事物发展曲折性、回复性的一面,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看作是简单的周而复始,从根本上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前进性。直线论忽视或否认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把发展的道路看成是笔直又笔直的。这两种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带有很大的总括性,它的作用要在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在事物的发展完成一个周期(即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时,才能完整、充分地显示出来。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千万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单纯的证明工具,不能把它当成僵死的公式,形式主义地到处乱套。

  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要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动摇。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一系列其他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等。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对于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但是,并不是所有时间先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都是因果联系,在此之后并不等于因此之故。如白天与黑夜、春夏秋冬之间交替,虽然时间上先后相继,但它们彼此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所以,因果联系是时间上先后相继的、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联系。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如果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原因之所以成其为原因,是相对于它引起的结果而言的:同样,结果只有相对于引起它的原因来说才是结果。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确定的,但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不确定的。同…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在摩擦生热、热引起燃烧、燃烧导致爆炸等一连串因果联系的环节中,生热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引起燃烧的原因,燃烧既是发热导致的结果,l义是引起爆炸的原因。

  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原因并引起原因的变化。,例如,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变革的原因,生产关系的变革又是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原因。科学上的反馈原理就是原因和结果的不断的相互作用。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是错误的。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几种主要的类型是: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在分析复杂的因果联系时,一定要进行具体的、全面的分析。

  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偶然的东西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如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确定不移的必然性,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怎样的曲折道路,则是偶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使发展的过程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客观事物的每一过程都是由根本矛盾的作用决定的,都是遵循必然规律发展的,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内部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的种种影响。事物的发展不能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总是在无数的偶然变动中贯彻自己必然的发展趋势。在社会生活中,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这一必然性,是通过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通过大量偶然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自己开辟道路的。马克思说: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①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凡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始终受必然性的支配。在生物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直接呈现出来的是大量的偶然事件,几乎看不到必然性。然而生物进化和社会发展都是有规律的,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进化和发展的。如在社会历史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带有偶然性。但是偶然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受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历史必然性支配的,是历史必然规律的表现和补充。 [page]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里有两种情形:其一,对前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后一过程而言,则可能变为偶然的东西,反过来也是一样。其二,在小范围是必然的东西,对于大范围来说可能变为偶然的,反过来也是一样。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机械决定论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如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里,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这样,他们就把偶然性也当成了必然性,、这表面上抬高了必然性,实际上是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同时,如果在社会生活中,把一切都说成是必然的,就会导致命运决定一切的唯心主义宿命论。

  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则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的,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种观点否认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取消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从而使人或者消极无为,或者盲目冒险。

  举例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实践中避免盲目性,提高行动的自觉性,取得预期的效果。决不能离开必然规律,不按规律办事,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事件上。否则,就会犯类似守株待兔的错误。

  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在科学发展史上,电流的磁效应、x射线的发现,青霉素的发明,都是科学家通过抓住和分析偶然现象而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这些科学发现和发明说明,重视分析偶然现象,才能揭示必然性,推动科学进步。如果排斥偶然性,就会错过科学发现的时机,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此外,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偶然性。要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做到有备无患,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现实性和必然性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合乎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或者说,终将变为现实。现实不仅指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而且包括事物的种种联系。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决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

  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现实性不能离开可能性,它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不可能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可能性不能离开现实性,它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和转化而来的,同时它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这种新的可能性又将转化为新的现实性。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中实现的。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四)内容和形式

  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表现一定的内容。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始终存在着矛盾。在事物发展的初期,形式与内容是基本适合的。内容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形式就落后于内容,逐渐成为内容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形式与内容变为基本不适合。这时就产生了变革原有形式以适应内容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变革,新形式代替了旧形式,形式与内容又基本适合。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就是这样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发展过程。

  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二者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死的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

  表现不同的内容。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理,注意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重视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本质和现象

  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体,都具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一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于该事物来说,就是它本身的特殊本质;对于他事物来说,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本质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但比较起来,本质的含义要更宽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事物的现象是复杂多样的。有些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通常叫作真相;有些现象与本质似乎不一致,这种情况通常叫作假象。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本质和现象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所以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因而就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如果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直接合而为一的,科学研究就成为多余的了。如果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是肤浅的,甚至为一些假象所迷惑,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行动的失败。

  其次,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因为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只有通过分析现象才能达到对本质的认识。我们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大量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揭示出决定事物现象的本质。毛泽东指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要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方法。 [page]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恩格斯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和自然规律

  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发展着的。物质的运动发展有其不确定性、无序性的一面,同时又有其确定性、有序性的一面。物质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以及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

  规律是一种本质的联系,是指规律是一种内在的、非表面现象的联系,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规律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性与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规律是一种稳定的联系,它与变动不居的现象不同,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一定重复出现。重复性是稳定性的表现。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电流的变化必然引起磁场的变化,而磁场的变化必然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这是电流与磁场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电磁感应的规律。又如,只要是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就必然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这就是价值规律。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不是认识、是不是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不仅自然规律是客观的:而且由人们的活动创造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如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价值规律就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觇律。第二,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有的规律。律在某一特定范围和领域起作用。如牛顿的力学三定律反映的是在宏观低速运动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有的规律在一切领域都起作用。如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所有领域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自然规律是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的规律,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

  (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自然过程是无意识的、盲目的、不自觉的。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它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不需要人的参与。人类社会则不然。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是存在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外的某种神秘的东西,而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如果忽略了社会生活是由有意识的人创造的这一重要特点,把社会发展过程等同于自然界的力学过程、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昆为一谈,那就忽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但是,如果过分夸大社会生活中人的意识的作用,把社会意识说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也是十分错误的。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的自觉活动不能抹煞和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第一,在社会领域,人们的自觉活动虽然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社会历史是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一种社会力量在形成这种合力时都起了作用,但历史发展又不以任何一种社会力量为转移。

  第二,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在一定思想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为什么不同社会的人们会有不同的思想动机?为什么在同一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动机又各不相同?这都不是用思想动机本身可以说明的。决定人们的思想动机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的生产方式不同,人们就会有不同的思想动机;在同一社会中,人们在生产方式特别是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思想动机又各不相同。

  第三,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下进行的。每一代人开始其社会生活时,总是遇到前人传给他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后继者来说就是一种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他们只能以这种既得的力量为起点从事自己的历史活动。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和发展,产生了人的意识。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它包括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自然界的无生命物质都具有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即物体由于其他物体的作用而产生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状态的改变。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生命物质反映形式的前提和基础。地球上无生命物质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生命,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对外部刺激做出的应答。如植物的枝叶总是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变形虫碰上食物就包围并吞食它,等等。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随着生物的进化,它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逐步产生了动物的感觉。动物感觉的物质基础,是专门反映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随着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进一步复杂化,而且有了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大脑,于是出现了动物心理。猿类的大脑已相当发达,动物心理发展到了最高阶段。例如,黑猩猩能以自己的器官对天然物进行简单加工,以获取所需的食物,能通过姿势和声音交流信息。这是意识的萌芽。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随着从猿到人的转变,产生了复杂而完善的人脑,从而产生了以抽象思维为标志的人类意识。

  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距今约1500万年以前,类人猿开始到地面生活,经过很长的时间,由使用天然工具逐步发展到制造工具,它们的活动就变成了人类的劳动。劳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的感性材料反映到大脑中来,强化了大脑的活动,从而使脑量增多和脑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和严密。劳动又使人们获取的食物品种增加、质量提高,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脑日趋完善,从而使意识的产生具备了物质基础。

  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者之间经常需要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如原始人集体狩猎,就需要协调行动,而捕获猎物之后,又需要协商分配。这时人类已达到了彼此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语言随之产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法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概括和抽象,不能形成概念,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

  总之,社会性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外壳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力量。离开劳动,离开人类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2、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主要在于它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人脑是具有高度组织和复杂结构的物质系统,整个人脑的神经细胞多达1 100亿个,其中仅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有150亿至300亿个。每一个神经细胞都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接,并和感觉器官的神经末梢相联系,形成等级式的网络结构。人脑的不同部位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在实践过程中,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耳、眼、鼻、舌、身各种器官转化为神经冲动,由神经传导到大脑,引起大脑皮层活动,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绪等意识活动。离开了人脑神经活动这一生理过程,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

  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揭示了意识的产生是经过人脑对客观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的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它是一种本能活动。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动物自身活动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是经过后天学习获得的。由实物的刺激(第一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它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人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也就是由信号的信号——语言和文字系统引起的条件反射。人有了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对外部环境刺激反射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般动物无法比拟的程度。人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就是意识。 [page]

  举例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同外部客观世界相接触,感觉器官把事物、现象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再经过大脑的加工制作,才能产生意识。

  意识的主观性包含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其次,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反映客观事物的,这些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再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是受他们的主观状态影响的。由于人们的经验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情感、兴趣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意识。

  最后,人的意识不仅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

  意识的客观性是指:首先,尽管意识是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但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其次,意识的感性形式、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尽管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都是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情感是对人的愿望与事物关系的态度反应,意志中的目的是对人的需要与客观可能的双重反映。再次,个体意识具有差异性,但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人们的经验、知识结构、情感、兴趣的不同,都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最后,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但这种创造是把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在观念和表象中加以改造而形成的,它仍然来源于客观世界。即使是奇妙的神话故事,荒诞的迷信传说,都可以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找到它们的客观原型。

  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如果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就是一种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如果抹煞意识的客观性,把意识说成是主观自生的,就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在人类意识产生之后,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生活,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的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有些从小就离开社会群体的狼孩、熊孩,尽管有人脑,也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但由于脱离了社会群体,没有接受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也不能产生意识。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总之,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同时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割裂这种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

  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时,总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确定一定的目的,制订详细或粗略的计划。目的是人们行动之前在头脑中形成的想要达到的结果。计划是目的的具体化,是实现目的的具体方案。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也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人建造房屋与蜜蜂建造蜂房的根本不同在于,蜜蜂的活动没有目的和计划,是一种本能的活动,而人在建房之前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房子的用途、式样、大小和施工方案。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不断创造的过程。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根据主体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的。人的意识不仅能够通过感觉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状。而且能够以此为基础,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定影响作用。人体是一个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意识活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意识(特别是其中的情感)又能对人体的生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心胸开朗、情绪乐观有益于身体健康,心胸狭窄、心情郁闷有害于身体健康。

  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反映客观世界,根据需要和可能形成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目的的支配下,通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将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人的目的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人类才创造出了许许多多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使我们周围的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意识的能动性将愈来愈发挥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作用。

  由于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所以,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把精神力量变为物质力量的唯一途径,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社会实践。离开社会实践,纯粹的精神力量是任何东西也实现不了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更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没有现实的物质材料,人的意识创造不出任何现实的物品。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客  观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实现人们预期的目的。如果不顾规律,或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例如,揠苗助长的寓言就说明了这个道理。1958年我国的大跃进,就是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顾客观规律,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等错误口号,结果使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但规律不会自动反映到人脑中来,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才能实现,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任何一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都不是轻而易举取得成功的,都是科学家艰苦的研究和实践才获得的。许多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事业,才取得了一些科学成果和技术发明。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大跃进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永远铭记。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章小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是世界的本质或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它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点,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物质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两个特点。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本质区别。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也是客观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