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土地登记代理人相关法律知识练习自测题二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6-01 09:37:54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14年土地登记代理人 考试,全面的了解2014年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4年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模拟试题,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

1、 下列( ),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A.主体

B.客体

C.形式

D.内容

标准答案:c

解析:我国民法学把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概括为主体、内容、客体三项。任何一种民事法律关系都不能缺少这三者,任何一种要素发生变化,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也就发生变化。

2、 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民事权利义务的主体

B.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C.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

D.在我国,可以作为民事主体的只能是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国家不可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标准答案:d

解析:在我国,可以作为民事主体的主要有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国家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3、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 )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A.停止侵害

B.吊销营业执照

C.赔礼道歉

D.修理、重作、更换

E.继续履行 ABDE

解析:赔礼道歉,不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4、以【D】为,可以将行政程序划分为主动行政程序与依申请行政程序。

A.法律是否明确规定和要求

B.行政程序适用的时间顺序不同

C.行政程序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所产生的影响是否具有实质性

D.以行政程序的发动及终结是否以行政主体依职权主动引起

5、【B】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

A.行政程序法

B.行政程序

C.行政方式

D.行政制度

6、合同可以变更,但是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A】。

A.未变更

B.部分变更

C.已经变更

D.变更为可撤销

7.关于行政滥用职权与行政越权的区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行政滥用职权是在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范围内违法;行政越权是行政主体超越法定职权范围的违法

B.行政滥用职权是不作为形式的行政违法,行政越权是作为形式的行政违法

C.行政滥用职权必须是行政主体的故意行为,行政主体的过失行为不构成行政滥用职权;而行政越权既可能是行政主体的故意行为,也可能是行政主体的过失行为

D.行政滥用职权只发生在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范围之内;行政越权则既可能发生在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范围之内,也可能发生在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范围之外

【答案】B

【解析】行政滥用职权与行政越权都是行政主体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表现形式,而且都是作为形式的行政违法,但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①违法的范围不同。行政滥用职权是在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范围内违法;行政越权是行政主体超越法定职权范围的违法。②主观方面不同。行政滥用职权必须是行政主体的故意行为,行政主体的过失行为不构成行政滥用职权;而行政越权既可能是行政主体的故意行为,也可能是行政主体的过失行为。③发生的权力范围不同。行政滥用职权只发生在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范围之内;行政越权则既可能发生在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范围之内,也可能发生在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范围之外。

8.下列关于行政滥用职权与行政失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滥用职权可以是出于过失而导致

B.行政失职可以是一种作为形式的行政违法

C.行政滥用职权与行政失职都与行政职权的行使相联系

D.行政滥用职权和行政失职都只发生在裁量权范围之内

【答案】C

【解析】行政滥用职权与行政失职都与行政职权的行使相联系,但两者仍有明显的区别:①主观方面不同。行政滥用职权必须出于故意;而行政失职既可能出于故意,也可能出于过失。②违法形式不同。行政滥用职权是一种作为形式的行政违法;而行政失职是一种不作为形式的行政违法。③发生的权力范围不同。行政滥用职权只发生在裁量权范围之内;而行政失职既可能发生在自由裁量权领域,也可能发生在羁束权领域。

9.税务机关以某企业偷税为由,对该企业处以罚款。税务机关认定该企业偷税是根据该企业的主管部门的反映,而主管部门的反映只是根据一封匿名信,并未作任何调查、核实,而事实上该企业偷税一说纯属子虚乌有。这一情况属于事实依据错误的主要表现中的(  )。

A.无中生有

B.事实误会

C.证据不确凿

D.证据不足

【答案】A

【解析】事实依据错误主要表现为四种,分别是无中生有、事实误会、证据不确凿和证据不足。无中生有,即行政主体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是不存在的。事实误会,是指行政主体错误地认定甲事实为乙事实,从而根据乙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证据不确凿,是指行政主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不确凿、不可靠。证据不足,是指行政主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确凿但不全面、不充分。

10、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指法律赋予那些已达到一定年龄但尚未成年和虽已成年但(  )的自然人所享有的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的能力。

A.精神不健全

B.精神健全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后果

D.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后果

E.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后果

【答案】AC

【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指法律赋予那些已达到一定年龄但尚未成年和虽已成年但精神不健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后果的自然人所享有的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的能力。

编辑推荐:

2014年土地登记代理人《登记实务》模拟试题汇总

2014年土地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考前自测题汇总

2014年土地登记代理人相关法律知识练习题汇总

2014年土地登记代理人相关法律知识自我测试汇总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