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福建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福建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发布时间: 浏览数:0

福建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 来源于考生回忆 】

教资结构化面试真题:请你谈谈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解析:

1.综合概述。

这句话是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在一起,才能学到确实有用的知识。

2.具体阐述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

第一,只学习而不思考的弊端。一味地学习书本知识,而缺乏一定的思考,容易不辨真伪,更无法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第二,只思考而不学习的弊端。一味地苦思冥想,而缺少对书本知识的积累和研究,只能使思考变成空想,依旧无法解决问题。

第三,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学与思的结合,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进步的武器,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3.点题升华。

第一,在教学工作中做到学与思相结合。教师除了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以外,还要不断反思、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二,指导学生做到学与思相结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的内容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环球青藤网校,小编将为大家做及时的资讯整理与发布!

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真题

【 #教师资格证#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 考 网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版本一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分类   2.内容: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如图2-4)。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nm之间。  如果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别。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情境创设。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师提问】可否进一步分类?   【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   【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   【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   【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   【学生回答】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00nm之间,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   【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光通过溶液和浊液时,没有光亮的“通路”出现?   【学生回答】溶液也能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及其微弱。所以,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而通过溶液时则观察不到这种现象。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解析: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就是与这一特征有关。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胶体还有哪些性质,课下预习。   【答辩题目解析】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   不是。Na2O2属于金属氧化物,但是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版本二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萃取》   试讲题目   1.题目:萃取   2.内容: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使用分液漏斗。   (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如图1-7);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如图1-8)。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1-9)。   图1-7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图1-8萃取图1-9分液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注意师生互动。   (2)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实验或者相关教具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物导入   【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颈短,斗体更大。   【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教师引导】用梨型分液漏斗来做一个新的液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要选择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呢?   【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可用做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层如何分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能使得到的目标产物更纯净。(可设错,教师再纠正)   【演示实验】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师总结】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环节三:拓展提升   【学生实验】萃取碘水中的碘,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下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答辩题目解析】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参考答案】   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时,老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规范的操作、仪器存在的问题(如梨形漏斗漏液)等进行指导并帮助进行解决,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版本三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试讲题目   1.题目: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内容:   氮是动物、植物和原生生物体(如真菌、细菌)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维持高等动植物生命体活动的必需元素,因此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  在自然界中,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铵根离子(NH4+)和硝酸盐,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种氨基酸,氨基酸最后转化为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而获得植物蛋白,并将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为NH4+、NO3-、NH3,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另外,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氮的氧化物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影响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另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活动。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教师课前播放一段闪电的视频。   【教师引导】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俗话说“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过后,人们发现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叶子绿油油的,就像刚施了氮肥一样。那么雷雨生成了什么肥料?又是怎样生成的呢?本节课共同学习氮的循环。   环节二:新课教学   【读书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的材料。   【提出问题】请仔细观察课本图3-2-2,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   【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从动植物体、雷雨放电、人类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提问】结合氮循环的三种方式,请找出氮循环过程中的几种含氮的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并指出它们的物质类别。   【学生回答】结合氮循环的方式寻找含氮的物质,写化学式、标化合价、指出类别、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教师指导】对不完善的地方予以指导,进行完善。   【教师提问】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用图示的方式表示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   【小组讨论】   【答辩题目解析】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主要有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和硝酸等。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首先谈话法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提出了多个引导性问题,如“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就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且分成小组去绘制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的流程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暂无

二、简单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

21、老师进行一个创新实验,将铜与浓硝酸的反应设计成如图。小试管内放有铜片,大试管装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用胶头滴管滴加浓硝酸,看到红棕色气体生成,反应结束后,将小试管倒在大试管即可。

(1)创新实验的优点有哪些?

(2)创新实验有哪些教育意义?

22、某老师在进行氨气性质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回顾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结构等理论知识,然后预测氨气的性质并与书本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加以验证,深化对于氨气性质的理解,得出氨的性质后,总结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

问题:(1)该老师除了使用了联系-预测策略,还使用了什么学习策略?

(2)使用联系-预测策略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化学事实性知识可以与哪些知识联系?

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3、将HCl加入Na2CO3和KHCO3中,所加HCl体积相同,学生据此进行了实验。(m混为Na2CO3和KHCO3混合物的质量,V气是产生的气体体积)

①Na2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②V的体积为________。

(1)回答①②两个问题。

(2)写出正确的作答思路。

(3)分析学生可能做错的原因。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24、(1)第一个老师的授课思路是什么?

(2)第二个是采用到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3)第三个是案例当中老师授课的优点是什么?

五、教学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2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实验2-1的实验现象?

(2)针对“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加以设计(不少于300字)。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4.暂无。

5.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c(H+)=1×10-13,Na+、Cl-,NO3-、S2-

B. c(H+)/ c(OH-)= 1×1014,Ca2+、ClO-、NO3-、K+

C. pH=11,CO32-、Na+、AlO2-、NO3-

D.中性溶液,Fe3+、K+、Cl-、SO32-

6.在Fe2O3和CuO混合物ag,与足量CO反应,生成金属4.16g,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9g沉淀,则a为( )。

A.4g B.5.6g C.6.4g D.8.0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为6.02×1023

C.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利用Kc判断反应达到的限度

D.一定温度、压力下,可利用△G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8.恒容密闭容器,1:1加入碳和水蒸气生成水煤气,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变化一定能判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 )。

A.逆反应速率减小 B.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反应物气体体积分数增大

9.暂无

10.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Y和W的质子数之和为25,则( )。

A.原子半径:Z>X>W

B.Z能形成碱性氧化物

C.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D.W的某种氧化物有漂白性

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主学习不需要老师的指导 B.接受学习没有价值

C.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D.合作学习就是主动学习

13.在质量守恒定律当中,下列是属于情意目标的是( )。

A.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B.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C.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D.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14.在化学平衡当中,我们常用“等、动、定、变”,用这四个字来去表示化学平衡特征。它当中体现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有( )。

①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③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相统一;④结构与性质相统一相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在教学设计当中,需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学情分析不包括的是( )。

A.知识基础 B.学习方法 C.教学策略 D.学习动机

1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体现了我们的化学教学当中,不能只注重( )。

A.化学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培养学生品德

17.暂无。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重视发展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努力开展实验,鼓励多做实验

B.在初中阶段,教学条件受限的学校可以选择3到4个典型实验

C.鼓励开展家庭实验和微型实验

D.环境保护和实验安全教育

19.在化学教学当中,化学教学思想当中( )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A.科学思维相统一

B.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统一

C.发展实验探究和启迪思维相关的

D.掌握能力和发展双基

20.暂无。

二、简单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

21.在课标中,课程目标化学是发展学生能力,右图为溶解度曲线图(氯化钠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图60摄氏度60g)(1)从右图中你能能获取哪些信息?

(2)请简述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图表用的优点。

22.材料:化学概念学习可以有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概念形成策略包括三个阶段。

(1)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简述概念形成策略的应用。

(2)简述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的主要内容。

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3.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这个选项应该选什么?

(2)学生为什么会选错?请逐个分析。

(3)学生学会了什么知识与技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24.学生在物理中已经学习过分子和原子,老师让他们回忆了一下,有3个同学说,一个同学说可能是花香,另外一个是扩散,第三个是两个铅块放在一起久了,会融在一起;老师带领他们做了3个实验,实验1:在盛有烧杯的水中加入氨水;实验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氨水、再加入酚酞;实验3:用一个大的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烧杯中放放浓氨水,另外一个烧杯中放酚酞溶液。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以及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有同学问:为什么用大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变色,另外一个不变色?老师建议学生课下查阅资料。

(1)分子和原子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2)老师做三组实验的作用是什么?老师用到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

(3)老师用到了什么教学理念

五、教学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25.材料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材料二、

材料三、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溶质和溶剂。

(1)实验9-5和实验9-6的教学作用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2020下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高中化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在中学的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连有小灯泡和电源的两个金属片插入不同溶液中,发现有的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有的则不能,哪些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呢?

【学生回答】氯化钠溶液,烧碱溶液,盐酸溶液……都可以使小灯泡发光。

【提出问题】为什么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一起来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以NaCl溶液为例,思考溶液为什么会导电?

【提出问题】NaCl晶体由哪些粒子构成?

【学生回答】Cl-和Na+。

【提出问题】NaCl晶体加入水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回答】将NaCl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Cl-和Na+脱离NaCl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NaCl发生了电离。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下:

NaCl=Cl-+Na+

(教师结合上图、学生回答进行讲解,示意图可以通过大屏幕呈现或者让学生看教材也可以。)

2.酸、碱、盐的电离

【提出问题】根据NaCl的电离方程式,写出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的本质?

【学生回答】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HCl、HNO3、H2SO4都能电离出H+,因此,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提出问题】试着写出NaOH、Ca(OH)2、Ba(OH)2、KOH的电离方程式,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碱的本质?

【学生回答】NaOH、Ca(OH)2、Ba(OH)2、KOH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OH-

Ca(OH)2=Ca2++2OH-

Ba(OH)2=Ba2++2OH-

KOH=K++OH-

NaOH、Ca(OH)2、Ba(OH)2、KOH都能电离出OH-,因此,从电离的角度认识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小组活动】列举常见的盐,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定义盐?

【学生回答】

小组回答①:根据CuSO4、NaNO3、MgCl2等的电离方程式,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错误答案,该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铵根离子当做金属阳离子对待。)

小组回答②:(NH4)2SO4、NH4Cl也是盐,但是电离出的阳离子不是金属阳离子。

小组回答③:盐能电离出的阳离子有金属阳离子、也有铵根离子,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酸根离子。

……

【教师总结】由此可知盐是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从电离的角度判断Na2SO4、Na2CO3、NaHCO3是不是盐,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如何书写?

解析:Na2SO4、Na2CO3、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SO42-

Na2CO3=2Na++CO32-

NaHCO3=Na++HCO32-

教师需要讲解NaHCO3属于酸式盐,电离时,电离成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思考NaHSO4的电离方程式该如何书写?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有什么规律没有?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从电离的角度分析酸、碱、盐的组成。

【参考答案】

从电离的角度来看: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2.概念原理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

概念原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

(1)突出证据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新概念。

(2)关注学生的原有认识,建立概念间的联系。

(3)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转变错误概念。

(4)抽象概念形象化,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

(5)优化推理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 #教师资格证#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 考 网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版本一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分类   2.内容: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如图2-4)。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nm之间。  如果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别。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情境创设。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师提问】可否进一步分类?   【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   【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   【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   【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   【学生回答】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00nm之间,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   【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光通过溶液和浊液时,没有光亮的“通路”出现?   【学生回答】溶液也能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及其微弱。所以,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而通过溶液时则观察不到这种现象。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解析: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就是与这一特征有关。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胶体还有哪些性质,课下预习。   【答辩题目解析】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   不是。Na2O2属于金属氧化物,但是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版本二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萃取》   试讲题目   1.题目:萃取   2.内容: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使用分液漏斗。   (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如图1-7);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如图1-8)。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1-9)。   图1-7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图1-8萃取图1-9分液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注意师生互动。   (2)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实验或者相关教具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物导入   【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颈短,斗体更大。   【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教师引导】用梨型分液漏斗来做一个新的液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要选择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呢?   【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可用做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层如何分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能使得到的目标产物更纯净。(可设错,教师再纠正)   【演示实验】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师总结】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环节三:拓展提升   【学生实验】萃取碘水中的碘,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下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答辩题目解析】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参考答案】   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时,老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规范的操作、仪器存在的问题(如梨形漏斗漏液)等进行指导并帮助进行解决,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版本三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试讲题目   1.题目: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内容:   氮是动物、植物和原生生物体(如真菌、细菌)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维持高等动植物生命体活动的必需元素,因此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  在自然界中,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铵根离子(NH4+)和硝酸盐,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种氨基酸,氨基酸最后转化为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而获得植物蛋白,并将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为NH4+、NO3-、NH3,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另外,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氮的氧化物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影响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另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活动。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教师课前播放一段闪电的视频。   【教师引导】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俗话说“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过后,人们发现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叶子绿油油的,就像刚施了氮肥一样。那么雷雨生成了什么肥料?又是怎样生成的呢?本节课共同学习氮的循环。   环节二:新课教学   【读书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的材料。   【提出问题】请仔细观察课本图3-2-2,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   【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从动植物体、雷雨放电、人类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提问】结合氮循环的三种方式,请找出氮循环过程中的几种含氮的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并指出它们的物质类别。   【学生回答】结合氮循环的方式寻找含氮的物质,写化学式、标化合价、指出类别、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教师指导】对不完善的地方予以指导,进行完善。   【教师提问】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用图示的方式表示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   【小组讨论】   【答辩题目解析】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主要有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和硝酸等。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首先谈话法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提出了多个引导性问题,如“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就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且分成小组去绘制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的流程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化学

2020下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高中化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在中学的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连有小灯泡和电源的两个金属片插入不同溶液中,发现有的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有的则不能,哪些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呢?

【学生回答】氯化钠溶液,烧碱溶液,盐酸溶液……都可以使小灯泡发光。

【提出问题】为什么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一起来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以NaCl溶液为例,思考溶液为什么会导电?

【提出问题】NaCl晶体由哪些粒子构成?

【学生回答】Cl-和Na+。

【提出问题】NaCl晶体加入水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回答】将NaCl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Cl-和Na+脱离NaCl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NaCl发生了电离。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下:

NaCl=Cl-+Na+

(教师结合上图、学生回答进行讲解,示意图可以通过大屏幕呈现或者让学生看教材也可以。)

2.酸、碱、盐的电离

【提出问题】根据NaCl的电离方程式,写出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的本质?

【学生回答】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HCl、HNO3、H2SO4都能电离出H+,因此,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提出问题】试着写出NaOH、Ca(OH)2、Ba(OH)2、KOH的电离方程式,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碱的本质?

【学生回答】NaOH、Ca(OH)2、Ba(OH)2、KOH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OH-

Ca(OH)2=Ca2++2OH-

Ba(OH)2=Ba2++2OH-

KOH=K++OH-

NaOH、Ca(OH)2、Ba(OH)2、KOH都能电离出OH-,因此,从电离的角度认识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小组活动】列举常见的盐,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定义盐?

【学生回答】

小组回答①:根据CuSO4、NaNO3、MgCl2等的电离方程式,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错误答案,该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铵根离子当做金属阳离子对待。)

小组回答②:(NH4)2SO4、NH4Cl也是盐,但是电离出的阳离子不是金属阳离子。

小组回答③:盐能电离出的阳离子有金属阳离子、也有铵根离子,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酸根离子。

……

【教师总结】由此可知盐是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从电离的角度判断Na2SO4、Na2CO3、NaHCO3是不是盐,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如何书写?

解析:Na2SO4、Na2CO3、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SO42-

Na2CO3=2Na++CO32-

NaHCO3=Na++HCO32-

教师需要讲解NaHCO3属于酸式盐,电离时,电离成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思考NaHSO4的电离方程式该如何书写?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有什么规律没有?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从电离的角度分析酸、碱、盐的组成。

【参考答案】

从电离的角度来看: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2.概念原理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

概念原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

(1)突出证据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新概念。

(2)关注学生的原有认识,建立概念间的联系。

(3)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转变错误概念。

(4)抽象概念形象化,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

(5)优化推理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 #教师资格证#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 考 网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版本一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分类   2.内容: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如图2-4)。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nm之间。  如果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别。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情境创设。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师提问】可否进一步分类?   【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   【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   【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   【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   【学生回答】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00nm之间,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   【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光通过溶液和浊液时,没有光亮的“通路”出现?   【学生回答】溶液也能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及其微弱。所以,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而通过溶液时则观察不到这种现象。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解析: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就是与这一特征有关。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胶体还有哪些性质,课下预习。   【答辩题目解析】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   不是。Na2O2属于金属氧化物,但是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版本二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萃取》   试讲题目   1.题目:萃取   2.内容: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使用分液漏斗。   (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如图1-7);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如图1-8)。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1-9)。   图1-7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图1-8萃取图1-9分液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注意师生互动。   (2)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实验或者相关教具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物导入   【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颈短,斗体更大。   【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教师引导】用梨型分液漏斗来做一个新的液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要选择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呢?   【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可用做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层如何分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能使得到的目标产物更纯净。(可设错,教师再纠正)   【演示实验】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师总结】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环节三:拓展提升   【学生实验】萃取碘水中的碘,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下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答辩题目解析】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参考答案】   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时,老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规范的操作、仪器存在的问题(如梨形漏斗漏液)等进行指导并帮助进行解决,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版本三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试讲题目   1.题目: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内容:   氮是动物、植物和原生生物体(如真菌、细菌)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维持高等动植物生命体活动的必需元素,因此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  在自然界中,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铵根离子(NH4+)和硝酸盐,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种氨基酸,氨基酸最后转化为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而获得植物蛋白,并将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为NH4+、NO3-、NH3,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另外,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氮的氧化物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影响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另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活动。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教师课前播放一段闪电的视频。   【教师引导】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俗话说“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过后,人们发现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叶子绿油油的,就像刚施了氮肥一样。那么雷雨生成了什么肥料?又是怎样生成的呢?本节课共同学习氮的循环。   环节二:新课教学   【读书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的材料。   【提出问题】请仔细观察课本图3-2-2,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   【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从动植物体、雷雨放电、人类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提问】结合氮循环的三种方式,请找出氮循环过程中的几种含氮的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并指出它们的物质类别。   【学生回答】结合氮循环的方式寻找含氮的物质,写化学式、标化合价、指出类别、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教师指导】对不完善的地方予以指导,进行完善。   【教师提问】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用图示的方式表示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   【小组讨论】   【答辩题目解析】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主要有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和硝酸等。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首先谈话法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提出了多个引导性问题,如“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就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且分成小组去绘制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的流程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资格证化学面试真题

【 #教师资格证#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 考 网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版本一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分类   2.内容: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如图2-4)。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nm之间。  如果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别。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情境创设。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师提问】可否进一步分类?   【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   【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   【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   【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   【学生回答】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00nm之间,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   【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光通过溶液和浊液时,没有光亮的“通路”出现?   【学生回答】溶液也能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及其微弱。所以,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而通过溶液时则观察不到这种现象。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解析: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就是与这一特征有关。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胶体还有哪些性质,课下预习。   【答辩题目解析】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   不是。Na2O2属于金属氧化物,但是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版本二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萃取》   试讲题目   1.题目:萃取   2.内容: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使用分液漏斗。   (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如图1-7);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如图1-8)。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1-9)。   图1-7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图1-8萃取图1-9分液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注意师生互动。   (2)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实验或者相关教具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物导入   【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颈短,斗体更大。   【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教师引导】用梨型分液漏斗来做一个新的液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要选择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呢?   【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可用做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层如何分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能使得到的目标产物更纯净。(可设错,教师再纠正)   【演示实验】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师总结】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环节三:拓展提升   【学生实验】萃取碘水中的碘,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下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答辩题目解析】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参考答案】   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时,老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规范的操作、仪器存在的问题(如梨形漏斗漏液)等进行指导并帮助进行解决,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版本三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试讲题目   1.题目: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内容:   氮是动物、植物和原生生物体(如真菌、细菌)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维持高等动植物生命体活动的必需元素,因此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  在自然界中,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铵根离子(NH4+)和硝酸盐,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种氨基酸,氨基酸最后转化为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而获得植物蛋白,并将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为NH4+、NO3-、NH3,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另外,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氮的氧化物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影响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另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活动。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教师课前播放一段闪电的视频。   【教师引导】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俗话说“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过后,人们发现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叶子绿油油的,就像刚施了氮肥一样。那么雷雨生成了什么肥料?又是怎样生成的呢?本节课共同学习氮的循环。   环节二:新课教学   【读书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的材料。   【提出问题】请仔细观察课本图3-2-2,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   【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从动植物体、雷雨放电、人类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提问】结合氮循环的三种方式,请找出氮循环过程中的几种含氮的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并指出它们的物质类别。   【学生回答】结合氮循环的方式寻找含氮的物质,写化学式、标化合价、指出类别、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教师指导】对不完善的地方予以指导,进行完善。   【教师提问】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用图示的方式表示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   【小组讨论】   【答辩题目解析】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主要有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和硝酸等。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首先谈话法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提出了多个引导性问题,如“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就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且分成小组去绘制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的流程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命题,建立试题库。考试命题突出专业导 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依据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 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考查死记硬背知识,不指定教材。

这个是题库的形式,因为抽到的题目都是有可能

主要是要学习基本的方法,能够有清晰的逻辑,在抽到题目的时候可以快速的反应

建议可以看一下中公的图书和课程

我们的图书和课程都是有真题的信息,针对性也比较强

更多信息

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试讲题目:“甲烷的化学性质”备课纸

2、如图所示:

3、“试讲”临场应变技能

在面试试讲当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突发事件,这就是考验教师应变能力的时候,那么该如何应对呢?小编给大家汇总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临场应变技能,希望能够对各位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临场应变技能整理如下:

一、说错知识点

如果考生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了知识点,可以追问学生自己说的对吗?例如:英语授课时,教师说出“What does him have”这样的错误知识点,就可以直接询问学生:“Boys and gir1s,what does himhave or what does he have?”这样就可以直接改正错误。如果自己讲错却没有意识到,过了很长时间才发觉,可以借着举实例来巧妙地说自己故意犯下的错误,这也是一种应急的手 段。记住,犯了错,不能直接就笑着说错了,也不能遮掩带过去,要机智解决!

二、板书时间过长

有时候,我们会遇见很长的课文题目,书写时会浪费很多时间。这个时候,学生会在下面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为杜绝这种情况出现,教师最好能够在书写途中巧妙地停顿下来,让学生再次说出题目,接着板书,这样做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

三、笔画笔顺错误

多数考生本身并不能保证自己文字书写的规范性。如果自己的笔画笔顺很不正确,建议考生要扬长避短,可以利用其他手段来展示。

四、紧张忘词

很多考生进入考场,由于过于重视而变得紧张,以至于忘记讲课内容。这种情况出现时,建议考生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者让学生朗读。在这段时间内,考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提醒考生:千万不要停下来默不作声,或吐舌头做鬼脸,如果错得比较严重,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更正并道歉:“对不起,刚才我太紧张了,好像说错了 话,我的意思是……不是……请原谅。”说错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说错话就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导致发挥不正常。说错话不要放在心上,只要影响不大就接着说 下去。考官更看重的是试讲的流利度以及考生对课堂的把控能力。

五、看时间技巧

通常试讲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考生需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控制教学节奏。可以借着板书的时机,巧妙地看向手表。考生也可以说:“下面给同学们×分钟的时间自由思考(朗读)。”抬起手臂自然地计算时间。

六、忘记板书

由于紧张,考生或许会忘记板书。当进入状态后,放松的状态下会发现自己的疏忽。这个时候怎么办?是生硬地添加上去还是完全对其置之不顾?都不是,考生可以采用填空法,借助学生不动声色地添加上去。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临场应变技能,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面试。

教师资格证面试化学真题

【 来源于考生回忆 】

【 #教师资格证#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 考 网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版本一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分类   2.内容: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如图2-4)。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nm之间。  如果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别。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情境创设。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师提问】可否进一步分类?   【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   【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   【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   【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   【学生回答】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00nm之间,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   【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光通过溶液和浊液时,没有光亮的“通路”出现?   【学生回答】溶液也能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及其微弱。所以,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而通过溶液时则观察不到这种现象。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解析: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就是与这一特征有关。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胶体还有哪些性质,课下预习。   【答辩题目解析】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   不是。Na2O2属于金属氧化物,但是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版本二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萃取》   试讲题目   1.题目:萃取   2.内容: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使用分液漏斗。   (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如图1-7);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如图1-8)。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1-9)。   图1-7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图1-8萃取图1-9分液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注意师生互动。   (2)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实验或者相关教具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物导入   【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颈短,斗体更大。   【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教师引导】用梨型分液漏斗来做一个新的液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要选择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呢?   【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可用做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层如何分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能使得到的目标产物更纯净。(可设错,教师再纠正)   【演示实验】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师总结】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环节三:拓展提升   【学生实验】萃取碘水中的碘,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下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答辩题目解析】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参考答案】   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时,老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规范的操作、仪器存在的问题(如梨形漏斗漏液)等进行指导并帮助进行解决,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版本三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试讲题目   1.题目: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内容:   氮是动物、植物和原生生物体(如真菌、细菌)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维持高等动植物生命体活动的必需元素,因此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  在自然界中,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铵根离子(NH4+)和硝酸盐,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种氨基酸,氨基酸最后转化为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而获得植物蛋白,并将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为NH4+、NO3-、NH3,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另外,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氮的氧化物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影响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另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活动。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教师课前播放一段闪电的视频。   【教师引导】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俗话说“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过后,人们发现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叶子绿油油的,就像刚施了氮肥一样。那么雷雨生成了什么肥料?又是怎样生成的呢?本节课共同学习氮的循环。   环节二:新课教学   【读书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的材料。   【提出问题】请仔细观察课本图3-2-2,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   【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从动植物体、雷雨放电、人类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提问】结合氮循环的三种方式,请找出氮循环过程中的几种含氮的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并指出它们的物质类别。   【学生回答】结合氮循环的方式寻找含氮的物质,写化学式、标化合价、指出类别、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教师指导】对不完善的地方予以指导,进行完善。   【教师提问】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用图示的方式表示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   【小组讨论】   【答辩题目解析】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主要有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和硝酸等。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首先谈话法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提出了多个引导性问题,如“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就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且分成小组去绘制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的流程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福建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真题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4.暂无。

5.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c(H+)=1×10-13,Na+、Cl-,NO3-、S2-

B. c(H+)/ c(OH-)= 1×1014,Ca2+、ClO-、NO3-、K+

C. pH=11,CO32-、Na+、AlO2-、NO3-

D.中性溶液,Fe3+、K+、Cl-、SO32-

6.在Fe2O3和CuO混合物ag,与足量CO反应,生成金属4.16g,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9g沉淀,则a为( )。

A.4g B.5.6g C.6.4g D.8.0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为6.02×1023

C.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利用Kc判断反应达到的限度

D.一定温度、压力下,可利用△G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8.恒容密闭容器,1:1加入碳和水蒸气生成水煤气,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变化一定能判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 )。

A.逆反应速率减小 B.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反应物气体体积分数增大

9.暂无

10.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Y和W的质子数之和为25,则( )。

A.原子半径:Z>X>W

B.Z能形成碱性氧化物

C.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D.W的某种氧化物有漂白性

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主学习不需要老师的指导 B.接受学习没有价值

C.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D.合作学习就是主动学习

13.在质量守恒定律当中,下列是属于情意目标的是( )。

A.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B.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C.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D.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14.在化学平衡当中,我们常用“等、动、定、变”,用这四个字来去表示化学平衡特征。它当中体现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有( )。

①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③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相统一;④结构与性质相统一相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在教学设计当中,需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学情分析不包括的是( )。

A.知识基础 B.学习方法 C.教学策略 D.学习动机

1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体现了我们的化学教学当中,不能只注重( )。

A.化学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培养学生品德

17.暂无。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重视发展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努力开展实验,鼓励多做实验

B.在初中阶段,教学条件受限的学校可以选择3到4个典型实验

C.鼓励开展家庭实验和微型实验

D.环境保护和实验安全教育

19.在化学教学当中,化学教学思想当中( )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A.科学思维相统一

B.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统一

C.发展实验探究和启迪思维相关的

D.掌握能力和发展双基

20.暂无。

二、简单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

21.在课标中,课程目标化学是发展学生能力,右图为溶解度曲线图(氯化钠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图60摄氏度60g)(1)从右图中你能能获取哪些信息?

(2)请简述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图表用的优点。

22.材料:化学概念学习可以有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概念形成策略包括三个阶段。

(1)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简述概念形成策略的应用。

(2)简述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的主要内容。

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3.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这个选项应该选什么?

(2)学生为什么会选错?请逐个分析。

(3)学生学会了什么知识与技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24.学生在物理中已经学习过分子和原子,老师让他们回忆了一下,有3个同学说,一个同学说可能是花香,另外一个是扩散,第三个是两个铅块放在一起久了,会融在一起;老师带领他们做了3个实验,实验1:在盛有烧杯的水中加入氨水;实验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氨水、再加入酚酞;实验3:用一个大的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烧杯中放放浓氨水,另外一个烧杯中放酚酞溶液。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以及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有同学问:为什么用大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变色,另外一个不变色?老师建议学生课下查阅资料。

(1)分子和原子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2)老师做三组实验的作用是什么?老师用到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

(3)老师用到了什么教学理念

五、教学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25.材料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材料二、

材料三、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溶质和溶剂。

(1)实验9-5和实验9-6的教学作用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中)参考答案与解析

【来源于网络】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

21.【参考答案】

(1)①简化实验装置,便于操作且更为环保;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③通过创新实验,让学生明确知识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努力做到举一反三;④创新实验能让化学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和研究,秉承课程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研究。

(2)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创新和实践型人才;②有利于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③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以及主动创新的能力;④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⑤有利于引导化学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2.【参考答案】

(1)①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全面的观察和体验氨气性质及其变化,做到从各个方面明确感知化学事实,从而加深对事实性知识的印象,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②知识结构化策略

将事实性知识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

(2)①要做到尽可能多方面、多角度联系,大胆预测。

②要保证预测有理有据,而不是无根据地胡乱猜测。

③将预测结果与正确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针对差异做进一步深入学习。

(3)化学知识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技能性知识、情意类内容等。各类化学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①可以与理论性知识联系。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着丰富的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和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在进行事实性知识学习时形成的科学思想就属于理论性知识,两者可以紧密结合。

②可以与技能性知识联系。化学技能性知识主要包括化学用语、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等技能。在进行事实性知识学习时可以借助实验让学生认识各类物质的性质,因此可以把技能性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事实性知识中。

③可以与情意类内容联系。情意类内容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在各类化学知识中间,在教材中分布零散,且多以隐性的方式存在。因此,借助事实性知识可以很好的渗透情意类内容。

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3.【参考答案】

(1)1:2;2016

(2)分析前两组数据,固体混合物质量增加一倍时,产生气体体积也增加一倍,因此可得第1组、第2组反应,均为固体混合物完全反应,因此可以由任一组数据计算固体混合物中Na2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设Na2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由第1组数据列式可得:

104x+100y=3.060g

2x+y=672/22400mol

可得x=0.01mol,y=0.02mol

可得Na2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分析第三组数据,固体混合物质量为第1组的3倍,盐酸体积大于第1组的3倍,因此盐酸过量,因此可得固体混合物质量完全反应,产生气体体积为第1组的3倍,即2016mL.

(3)学生做错第一问的原因:缺乏分析信息的意识,不能从前两组数据的关系得到哪一种反应物完全参与反应,因此不能顺利得到Na2CO3和KHCO3的比例;

学生做错第二问的原因:分析问题考虑不够全面,机械套用生成物与反应物成比例的结论,而易忽略到盐酸过量的条件。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24.【参考答案】

(1)教学思路:通过方程式计算氧化还原Fe3+和KI的量→试验结束后判断是否还有Fe3+→试验验证还存在→猜测存在原因→验证存在Fe3+→推导出同一条件反应,既可正向进行,也可逆向进行→总结可逆反应的定义。

(2)教学策略:①实验探究策略;②直观策略;③情境创设策略。

(3)好处:①突出学生为主体;②提现以核心素养为宗旨;③重视实验探究式教学;④教学方式及策略多样

五、教学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1)2-1实验现象:①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钾混合无明显现象;②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

(2)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定义;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能准确判断离子反应是否会发生。

2.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总结离子方程式发生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化学用语的通用性,简洁性,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发、谈话法、实验探究法、情景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到电离情况,提问电离出来的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学生实验2-1,观察现象,记录表格,并且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2.师生共同分析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的电离情况。

3.视频展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在水溶液中结合的微观动画图。

4.学生总结并书写出:Ba2++SO42—==BaSO4?。

5.教师总结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6.教师讲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7.学生实验2-2并书写多种酸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8.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出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9.学生实验2-3,观察实验现象,书写离子方程式。

10.小组讨论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

(三)巩固提升

列举离子反应在混合物分离提纯、物质鉴定中的实例。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课下总结离子方程式书写易错点提示。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中)参考答案与解析

【来源于网络】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

21.【参考答案】

(1)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②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缓慢增加;③T<24℃时,相同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T>24℃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2)①结果及变化趋势简洁明了。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②便于理解数据关系。可直观展示统计信息变化规律,便于知识挖掘和直观感受信息结果。

22.【参考答案】

(1)概念形成策略的一般步骤为:呈现实例→确认概念→强化练习→发展思维技巧。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

呈现实例:利用教材中红磷的燃烧和铁与硫酸铜的反应两个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再利用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实验探究,发现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得出相矛盾的结论,分析原因是因为有气体生成,且为开放的空间,进一步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确认概念:动画展示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确认概念。

强化练习:呈现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

发展思维技巧:通过例题讲解判断质量守恒的方法。如: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等。

(2)概念同化,指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它的基本形式包括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概念图策略是一种关于概念知识、思维过程或思维结果、系统结构、计划流程等的图形化表征方式,能够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中构建“概念图”的具体策略是:设计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衔接知识、疏通思路;组织概念网络,促进新旧知识同化;反思评价,修正、发展知识结构;变式练习应用概念,强化理解。概念图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化学知识认知结构,从而使其转化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实现由“学会”转为“会学”。

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3.【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为D。

(2)学生选错可能是因为:

①没有认识到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时,会导致装置内氧气不能全部消耗,因此使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小于五分之一,因此可能会错误的认为①不正确。

②没能准确的分析没有塞紧瓶塞造成的后果,也就没能分析得到若未塞紧瓶塞,实验装置漏气,会使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因此可能会错误的认为②不正确;

③没能分析清楚实验前若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造成的后果,因为弹簧夹没有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大于五分之一,因此可能会错误的认为③不正确;

④分析时,没能清楚插入燃烧匙太慢的后果,也就没有意识到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因此可能会错误的认为④不正确;

以上即为学生选择错误的可能原因。

(3)通过本道题,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有:

①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大约为五分之一;

②进行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比如必须保证红磷过来以保证氧气消耗完全,为了避免集气瓶中气体逸出,操作必须要快一些;

③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可以根据这一现象判断压强的变化情况,同时也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学习到的技能如下:

①实验仪器的组装与气密性检验技能;

②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本实验操作,比如红磷的点燃操作、弹簧夹的使用等;

③实验探究与质疑能力,能够根据实验自主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并且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在经过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比之后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加以改善;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24.【参考答案】

(1)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对微观世界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是学生走进微观世界的第一步,该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有关探索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此外,改部分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引导学生运用物质构成的初步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实验1观察酚酞溶液在蒸馏水中的颜色是对比方法的引导;实验2观察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色的实验是知识的铺垫。这样可以降低探究的难度。实验3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分子不断运动的性质。

以上实验探究过程中才用了实验、对比、分析、归纳、抽象等科学方法。

(3)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究、思考的过程等。

教师在讲授时并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授,将分子的性质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发现,从而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同时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由学生自主学习,参与知识生成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教学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25.【参考答案】

(1)第一、【实验9-5】和【实验9-6】能够建立教学逻辑体系。首先,通过【实验9-5】和【实验9-6】来讨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并结合实验说明:只有指明“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然后,结合【实验9-6】中硝酸钾晶体的析出介绍了结晶现象。最后,结合【实验9-5】【实验9-6】,总结了在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及结晶的方法。

第二、【实验9-5】和【实验9-6】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其中【实验9-5】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溶质溶解是有限度的,而【】实验9-6】能够说明温度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影响。

第三、实验教学符合新课标的探究理念,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实验探究,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进一步提升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理解其含义,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2.通过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液相互转化条件”的探究,加深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加强对知识的迁移,达到学以致用。

3.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过程中,感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体会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较强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含义。

【难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在水中不断的加入糖会有什么现象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不再溶解的现象?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进行实验9-5、9-6实验。要求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按照活动小组,根据任务安排进行动手实验。

教师总结:结合上述实验现象,总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师提问:请学生根据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含义的理解,对上述实验中溶液的状态试着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全部溶解。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只有部分溶解,此时是饱和溶液。然后再加入15mL水,因为又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所以此时为不饱和溶液。

教师提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学生回答: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①加入溶质;②降温;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①增加溶剂;②升温。

教师说明:只有指明“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三)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在大箩卜上挖一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将食盐水倒出来,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在倒出的溶液中还可以溶解少量食盐。这说明( ).

A.倒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倒出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原溶液中溶剂多了 D.原溶液中溶质少了

【答案】AC。

(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思考“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

  • 索引序列
  • 福建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 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真题
  • 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 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化学
  • 教师资格证化学面试真题
  • 教师资格证面试化学真题
  • 福建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真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