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北京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北京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浏览数:0

北京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1.四(2)班小明最近在校表现不好,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为了了解小明在家中的情况,班主任顾老师到小明家家访。在同小明父亲交流情况时,顾老师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小明父亲听后,很不高兴地说:“顾老师,我以为您说的欠妥。孩子是我生养的,我不把他送到学校教育,剥夺受教育权利,那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说是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在对小明的教育上达成共识。(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师家长冲突的看法。(2)试述教师家访的注意事项。猎考网解析:1.【参考答案】(1)我对材料中教师与家长的看法如下:①在现存的教育情况下,存在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不理解,沟通不通畅,对彼此工作内容不了解,这是时有发生且必须要解决的不良现象。②教师与家长形成冲突的原因:首先,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一些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后只知找家长告状,把责任往家长身上推,做法欠妥,让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产生抵触情绪。其次,很多家长片面的认为,家庭只需要把孩子照顾好就可以了,教育问题应该由学校全权负责,缺少与学校的配合观念。造成了家校之间的冲突。所以在家校相处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应承担相应的职责,秉承家校共育的理念,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2)家访是班级管理者与家长交流的十分重要的方式,也是班级教育力量协调的好方法,是班主任与学生个别家庭进行交流,以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家访注意事项:①不以告状为目的。家访的目的是与家长交流信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的家庭和班级合作的条件,而不是“告状”。②要保证家访的全面性。家访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一种家校联系方式,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学生都需要通过这种渠道,形成家校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发展,因此要保证家访的全面性,不仅仅是面对问题学生。③要保持诚恳态度。班主任态度要诚恳,尊重学生和家长。在家长和学生面前,班主任的地位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一种服务者的态度,因此家访中应态度谦和诚恳。④要承担责任。家访不是简单告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而是要与家长一同努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因此班主任要承担责任,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帮助。⑤要灵活应变。家庭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在家访中,班主任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减少双方的矛盾冲突。⑥要守时、守信。要建立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使家长充分信任班主任。守时守信是基本的要求,是班主任必须做到的。2.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同学,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能发现任何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问题:(1)请你根据案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2)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2.【参考答案】(1)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老师应该:①承认学生的独立性,承认学生发展过程的多途性、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和发展结果的差异性,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条件;②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和环境的支持度,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选择、发言;③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受教育过程进行调控;④鼓励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超越教师的认识,超越时代的认识与实践局限,科学地提出不同的观点、看法,并创造具有成效的学习方法;⑤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性。(2)这种行为违反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案例中老师否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实践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意思是管理者自身要做好榜样。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2.“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指导实践法

D.陶冶教育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等树,不会说话,从不自我宣传,但是到桃李树下来的人却经常不断,树下的野地也会自然地踏出一条路来,这是因为桃李是实实在在地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了香甜的果,在为人们默默地服务。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3.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政治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品德评价法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的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说服教育

C.榜样示范

D.品德评价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陶冶教育: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5.通过表扬、奖励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予以肯定性评价,以引导其品德积极发展:通过批评和惩罚则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动予以否定性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德育方法是()。

A.情感陶冶

B.说服教育

C.榜样示范

D.品德评价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品德评价法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材料:班主任王老师就一位学生的化妆问题,先后找她谈了两次话。第一次谈话老师:今天要你来办公室是为什么?学生:……老师:你看看你,烫一头的卷发,还涂口红……学生:口红怎么啦?有的老师也涂口红、画眉毛、烫发。老师: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学生:学生就不是人?老师:学生是人,但你的妆化得……不好好学习,一天到晚画眉毛涂口红有什么用?人漂不漂亮也不是靠化妆化出来的。学生:你……漂不漂亮不要你管!呜呜……第二次谈话老师:“为您服务”节目看了吗?有趣吗?学生:有趣。老师:那个要大家评论四张妇女化妆像好坏的节目,你觉得怎么样?你能讲出她们的优缺点吗?学生:这还不晓得!第一个脸长却梳高发型;第二个年纪好大还化浓妆;第三个脸大细眉,脸就更大了,丑死啦……老师:为什么丑死啦?学生:那些妆不合她们的身份和特征。老师:哦……要是她们都是中学生,应该怎么化妆?学生:我不晓得,老师讲讲。

老师:我看,中学生应该朴素自然、整洁大方、健康活泼。化妆切记莫乱学别人的浓妆艳抹。学生:为什么呢?老师:因为中学生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和老师,浓妆艳抹会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造成隔膜;青少年应有自然朴素的美,过分的化妆会掩盖住青春活力和红润的肤色。让人觉得矫揉造作,不伦不类。学生:嗯,有道理。老师:还有,中学生应该有蓬勃向上的气质,浓妆艳抹会让人以为你是几十岁的妇女,把少女天真活泼的自然美都糟蹋了。学生:想不到化妆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老师:是啊!穿着也是一样,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体型、肤色等特征。学生:哎!老师,我那天化妆就化得……嘻嘻。

问题:试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对这两次谈话加以评析。

参考解析:

(1)材料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有:①循循善诱原则。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教师、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的王老师正是通过让学生评价电视节目中四张妇女化妆像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了朴素自然的美比化妆更漂亮。②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材料中的王老师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大方向出发,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领悟到应该朴素自然、整洁大方、健康活泼。③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此原则是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材料中的王老师针对化妆的问题与学生谈话,体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另外,王老师没有对学生讽刺和挖苦,而是耐心地讲道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2)材料中体现的德育方法有:①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真情实感来启发、引导学生,以影响其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材料中的王老师通过电视节目和学生讲明化妆的利害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②情感陶冶法。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材料中的王老师是通过“为您服务”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引入了学生的第二次谈话,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即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教育与启发。

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练习题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环球青藤网校,小编将为大家做及时的资讯整理与发布!

2015年3月北京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心理学)(答案仅供参考)   一、选择   1、强调研究过程中应对被试者产生积极的影响,避免对被试身心发展产生伤害的研究原则是 原则。   A 客观性 B 发展性   C 教育性 D 系统性   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成长性需要的是 。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尊重的需要   C 社交的需要 D 安全的需要   3、认为遗忘的实质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的简化的遗忘理论是 。   A 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动机说 D 同化说   4、学生学习“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这种学习属于   A 符号学习 B 事实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命题学习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的是人际吸引中的 。   A 外表吸引 B 能力吸引   C 相似吸引 D 性格吸引   6、个体因无法应对外界对个人能力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称为 。   A 角色冲突 B 工作压力   C 适应不良 D 职业倦怠   7、在托尔曼的迷宫试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之前,学习以及存在,只是未表现出来,这种现象称为 。   A 操作性行为 B 辨别学习   C 潜伏学习 D 获得学习   8、用简要的词语写出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材料的要点及其各种观点直接的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 复述策略 D 认知策略   9、教师一想到班级中的好学生,总是到他的优点,而很难想到他的缺点,这是人际关系中的 。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刻板印象 D 投射效应   10、一个学生认为服从、听话的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优师)。同时,他还将教师规定的准则视为固定不变的。他的道德发展处于 。   A 他律阶段 B 自我中心阶段   C 自律阶段 D 公正阶段   选择答案: 1c 2a 3d 4c 5c 6d 7c 8b 9b 10a   二、填空题   11、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是计划、 、观察和反思。   12、韦纳将成败归因分为内外性、稳定性和 三个维度。   13、奥苏伯尔认为可利用性、 和稳定性是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机构变量。   14、长时记忆可分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 。   15、在技能练习中期,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心理学称之为“ ”   16、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 和调节策略。   1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提出假设和 四个阶段。   18、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是从他律到自律、从结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和 。   19、有效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包含真诚、尊重与接纳和 。   20、教师自编测验具有信度、 和区分度三个特征。   填空答案:11行动 12可控性 13可辨别性 14程序记忆 15高原现象 16监视策略 17检验假设 18 片面到全面 19同理心 20效度   三、辨析(4*5=20)   21、佛洛伊德认为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正确。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为本我服务,所以是正确的。   22、负强化的实质就是惩罚   错误。负强化是通过消除一个不愉快的刺激,从而使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增加;而惩罚则是消除一个愉快的刺激,从而降低反应发生的频率或可能性。所以两者不一样。   23、工作记忆中的信息非常牢固,不易消失和遗忘   错误。工作记忆中的信息,不牢固,容易消失或遗忘。   24、移情会阻碍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错误。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中介变量,会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25、中高考是典型的标准参照测验   错误。是常模参照评价。   四、简答 (6*5=30)   26、简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教学观   答:(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提倡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规则等知识。   (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27、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答:(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其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   A.从一般到个别,渐进分化;   B.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   C.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8、简述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   (1)活动的对象不同。前者活动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后者则是头脑中的映像,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   (2)活动的结构不同。前者是系列动作的连锁,不能省略,后者则可以省略或简缩。   (3)活动的要求不同。前者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的联结,后者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29、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答:(1)变通性。具有创造性的人在处理问题或学习时,总能做到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问题的思考具有比较大的弹性,思考路线并非固定在一个方向(优师),而是向多个方向发散且变化多端。   (2)独创性。独创性在行为上的表现则是超出常规,擅长做一些别人从未想过和做过的事;观念新颖独特,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敢于向挑战。   (3)流畅性。流畅性是指具有创造性的人,其思维敏捷、灵活、迅速,具有口若悬河的谈吐,行为快速,对事物的反应总量比一般人多。   30、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道德认知表现出具有从具体逐渐过渡到抽象,从片面逐渐过渡到全面的特点。   (2)道德行为表现出从依附逐渐过渡到自觉,从模仿逐渐过渡到习惯的特点。   (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发展是协调的、一致的。年龄越小,各成分之间越一致。   五、论述   31、阐述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教学实际加以分析   答: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人表现出来的智能有八种,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   (1) 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同等重要性。   (2) 每一个人与生俱来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八种以上智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   (3) 各种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   (4) 各种相对独立的智能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即便是同一种智能,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5) 因此,我们很难找出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与否。   3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自我效能”。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成败经验。个体自身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很大。   (2)对他人的观察。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巨大的作用。   (3)言语劝说。它包括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以及自我规劝。   (4)情绪和生理状态。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也影响着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 索引序列
  • 北京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 返回顶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