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学校心理学》第九、十、十一章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3-08-28 牛课网 考试宝典

  第九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咨询

  1、青春期危机的概念:

  从心理学上看,在整个精神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阶段发展为了另一个新的精神阶段过渡的中间期。在这个过渡的中间期里,旧有的精神体系缺乏其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而新的精神体系尚未完全构成,因而处于一种危险的不安全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个体的成长、成熟会遇到各种困难,也是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应问题和障碍容易出现的时期。

  2、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第一,价值观的多样化。

  现代大学生对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哲学思想或意识形态倾倒的状况已经少见了,他们非常重视自我的感受、判断和对现实的体验,从中形成自我价值取向。

  第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

  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最强烈感受到的是,80%以上的心理问题与人际关系问题有关。

  第三,许多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想尽办法摆脱烦恼,活得潇洒。

  但人有时候必须通过苦恼、不安、痛苦,通过克服深刻的心理危机才能成长起来,才能将自我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3、大学生活的几种主要不适应问题:

  两个问题:

  第一,学生无力症候群;

  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副业化倾向”

  另一种是神经性冷漠症

  第二,新入学症侯群

  4、大学生的精神卫生问题:

  1)身心不适应问题;

  2)人际关系导致的心理问题;

  3)神经症;

  4)精神分裂症;

  5)躁狂——抑郁症;

  6)自杀。

  第十章 家庭心理咨询

  1、家庭心理咨询的原则和形式:

  中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形式:06年04

  1)个人心理面接;2)并行心理面接;3)协同心理面接;

  2、亲子关系的概念和特点:07年简答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法定的血缘关系,同时也是指父母如何养育、对待子女,反过来又是如何对待、认识父母的这样一种互助的社会人际关系。

  特点:一是互动性,即亲子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向前发展的;

  二是阶段性,亲子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的发展又是具有阶段性的。

  3、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07年04

  家庭心理咨询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互补的关系,其主要咨询的问题分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儿童、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发展,在家庭生活中的适应问题等。

  第二,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

  第三,亲子关系的类型调整。

  第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第五,对在学校和家庭中已经产生不适应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儿童、青少年的指导和咨询。

  4、亲子关系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保姆林德的父母教育四维度:

  第一,父母控制性维度。

  第二,成熟性要求维度;

  第三,交往性维度;

  第四,支持性维度;

  后来,他把亲子关系划分为四个类型:

  1)权威型:高控制、高反应;

  2)专制型:高控制、低反应;

  3)宽容型:低控制、高反应;

  4)放任型:低控制、低反应;

  日本心理学家户川行男、品川不二郎等提出十类:

  一、拒绝亲子关系:1)消极的拒绝型2)积极的拒绝型

  二、支配的亲子关系:1)权威型2)野心型

  三、过保护的亲子关系:1)干涉型2)不安型

  四、服从的亲子关系: 1)溺爱型2)盲从型

  五、矛盾、不一致的亲子关系:1)矛盾型2)不一致型

  5、家庭类型与儿童不适应问题的关系:

  第一,拒绝型的亲子关系;

  在集体生活中攻击性强,逆反性、反抗性大,在学校中欺负别的学生的可能性大;

  不合群,性格孤立,有自卑感;

  对其今后智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过保护型的亲子关系;

  会使儿童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性格表现教幼稚,不安度较高;

  在集体生活中不适应,责任心不强,创造性不够;

  身体往往比较虚弱。

  第三,支配型的亲子关系:

  性格混乱或性格内向,情绪消沉、易冲动,承受挫折能力差,在青春期中一旦遭受严重的心理挫折、失败,厌生、产生自杀的可能性大;

  在集体生活中看到弱者,非常傲慢;看到强者,有非常卑屈,有吃软怕硬,或神经症性格倾向。

  第四,矛盾型的亲子关系;

  易使性格外向的儿童说谎,言行不一,易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

  而使性格内向的儿童猜疑心较强,有恐怖感对人有一种不信任感,对父母采取两面派手段;

  在性格发展上,可能出现男孩没有男孩气,女孩没有女孩子气,有不守道德规则的问题行为,今后生活中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兽挫折、产生人格障碍的可能性较大。

  第五,离异家庭的亲子关系;

  使儿童比较自私,自我中心强,没有责任心,产生强烈的攻击行为;

  情绪不稳定,猜疑心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性心理异常或在青少年期出现性的问题比较多。

  最后,需要重要提到的是:亲子关系不仅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而且对父母的身心状态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名词解释:

  1、拒绝的亲子关系:

  是指父母在子女的教养在感情上或态度上表现出拒绝倾向。

  2、支配的亲子关系:

  是指父母对孩子支配过头,把孩子当成父母的所有物,想用绝对权力去统治子女。

  3、过保护的亲子关系:

  指为孩子担心、不安、恐怖,经常想用过份的保护去消除这种不安感情。

  4、服从的亲子关系;

  指对孩子的要求和意见,不管是什么都无条件接受,并以此感到满足的父母。

  5、矛盾、不一致的亲子关系;

  指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前后矛盾或父母之间的教育态度不一致。

  6、安全型依恋:

  是指子女和父母相互信赖、相互依赖,亲密性强,标致着父母有安全感,子女也有安全感,属健康型依恋。

  7、回避型依恋;

  因害怕失去社会某种依存对象或避免感情不安,而采取的亲子依恋来补偿内心感情的失落等。

  8、反抗型依恋;

  子女对父母有敌意、不安、想自立,又不能脱离父母影响,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存在强烈的矛盾感,是一种不良依恋。

  9、混乱型依恋;

  表现在自我对他人交往沟通极其消极,对父母一方依恋特别强烈,具有焦虑、不安情绪。

  第十一章 教师的心理健康

  1、游戏调解身心的三种理论学说:

  “会玩的教师,心灵才会丰富”,“得到生活喜悦,才会关怀学生”,游戏调解身心的三种理论学说:

  净化说  在日常的生活中所压抑的情绪,欲求或矛盾等,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得到解消、净化;

  补偿说  在日常生活中心理的矛盾、痛苦、挫折和欲求不满,作为替代的方法,在游戏中可以得到补偿;

  自我表现说  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保证的成功、欲求,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象征性地表现出来。

  教师要积极利用休闲日、节假日等,进行自我保健、游戏、娱乐、幽默等活动,调整自我的身心、保持精神的健康状态。

  2、教师的职业压力症的表现及改善的方法:

  表现:(07年的论述题就表现部分)

  第一,当学校提高教育要求,加快教学节奏时,教师情绪比较紧张、不安、易怒、易躁,动辄会责怪学生或迁怒于学生;

  第二,神经高度兴奋、失眠、食欲不振,女性教师生理不顺、自律神经系统失调等;

  第三,在教育工作中,喉咙易嘶哑、情绪充满了忧郁或攻击性;

  第四,容易神经过敏,对教学工作产生厌倦感、无力感或无可奈何感,当独自一个人是易多愁善感,身心失调;

  第五,在教学活动中反应迟钝、回避责任、对学生冷漠、自我中心主义强烈。

  改善方法:(没有考过)

  第一,在学校中开辟供教师专用的静养、休息室,以及专用的研究室,以减少对教师身心的干扰;

  第二,建立教师的心理咨询、心理与援助机制,促进教师的精神健康;

  第三,改善学校教育的气氛和环境,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信息、资料、进修体制等方面的支援;

  第四,提高教师自我修养的水准,提法哦教师的心理素质;

  第五,学校的组织、行政机构等要倾听教师的要求、心声,加强教师群体间的沟通交流。

  第六,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使工作、娱乐、休息、锻炼及精神调解有机地协调起来。

  3、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必须具备的几种心理素质和修养: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心理素质和修养:

  (一)人生的先导和楷模

  教师在心理辅导时,必须要有自己是学生的先导者、是学生的楷模的思想,并经常做导以下几点:

  1)理解和认知自我的人格和欲求;

  2)不断调整自我的身心,提高适应能力;

  3)具有比学生先一步解决自我心理问题的能力。

  (二)自我开示的勇气:

  第一,教师自身的经历和对现在的生活体验,其中包括挫折、失败、不幸、成功和幸福等人生历程;

  第二,教师对在某种环境或处境中自我感情的表现进行开示,其中包括自我喜怒哀乐的体验;

  第三,在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过程中注重师生双相的“自我开示”,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要首先想学生开示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三)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经验:

  第一,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是综合了多种多样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技术而构成的,例如,教育学、社会学、人类进化论等,是人生经验和社会活动能力的高度结晶,仅靠心理学知识,缺乏广博的阅历和学识,是做不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的;

  第二,心理辅导和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本身是在实践应用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心理咨询理论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的伪科学;

  第三,即使学会了许多游泳理论而没有下过水的人,也还是不会游泳;

  (四)确立自我的主体性:

  第一,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事业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工作,它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

  第二,心理咨询过程中有“”契约 、治疗关系、协同作业、场面构成、时间设定、划分阶段等基本原则;

  第三,教师确立自我的主体性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五)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一,要理解学生的语言和非语言表现的类型、特征及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情绪变化的原因。

  第二,教师又要有冷静地、离开一段距离地、客观地理解学生的能力,即“诊断的理解”。

  综合考核知识点:

  1)学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学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结构;

  3)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职业特征和教育培养途径;

  4)学校心理咨询的各种理论流派和技术特点;

  5)学校心理测量与诊断技术及实施方法;

  6)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特点和要求;

  7)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咨询的特征;

  8)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特性。

  注意分析题的出题章节——第七章和第八章。

推荐阅读:

2013年自考《学校心理学》章节复习资料汇总

2013年10月全国自考报名时间安排

2013年新版全国自考办官方网址汇总

各地区最新自考考试时间调整表

牛课宝典,让亿万考生信赖的考试宝典

助力考生高效复习一次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