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半年天津教师资格《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14-12-19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斯全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2. 个体面对新刺激时利用已有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属于( )。 
A. 顺应 
B. 图示 
C. 平衡 
D. 同化 
3. 学生已知道“反击外来侵略”是“爱国行为”,再学习“保护历史文物”也是“爱国行为”这属于( )。 
A. 派生类属学习 
B. 相关类属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上位学习 
4.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这属于( )的观点。 
A.认知派 
B. 格式塔学派 
C. 联结派 
D. 行为主义学派 
5. 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稳定的因素是( )。 
A. 努力 
B. 能力 
C. 运气 
D. 任务难度 
6. 思维具有了可逆性与守恒是( )阶段的特性。 
A. 感觉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7. 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是属于性格的( )。 
A. 态度特征 
B. 理智特征 
C. 情绪特征 
D. 意志特征 
8. 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这种评价叫作( )。 
A. 诊断性评价 
B. 配置性评价 
C. 常模参照评价 
D. 标准参照评价 
9. 艾里斯的ABC理论中“B”指的是( )。 
A. 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 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 
C. 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D. 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10. “水下击靶”实验是( )的证据。 
A. 形式训练说 
B. 相同要素说 
C. 概括说 
D. 关系转换说

二.多项选择题
1. 操作技能的形成包括( )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操作内化 
E. 操作熟练 
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 )。 
A. 前习俗道德水平 
B. 超习俗道德水平 
C. 后习俗道德水平 
D. 习俗道德水平 
E. 高习俗道德水平 
3. 遗忘的理论解释包括( )。 
A. 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 同化说 
D.异化说 
E.动机说 
4. 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包括( )。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童年期 
D. 少年期 
E.青年早期 
5.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 )。 
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跳跃性 
E. 差异性

三.填空题 
1.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________。 
2. 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时________。可辨别性和稳定(清晰)性。 
3. 佛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自我、本我和________三部分。 
4、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方式叫________。 
5、行动研究就是以________为目的研究。 
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________。 
7、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和调节属于________。 
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____个组块。 
9、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________。 
10.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青春期人格发展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 
11.在线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叫作________。 
12.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是________。 
13.期末考试属于________评价。 
14.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刻板印象、投射效应和________。 
15.________是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对人的活动中的某些条件、活动程序加以控制或改变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四、名词解释 
1.学习
2. 教育心理学 
3. 强化 
4. 心理健康 
5. 人格

五,简答题 
1.说明最近发展区及其意义 
2.说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3.说明心里健康的标准。 
4.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5.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六、论述题
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参考答案及名家精析 
一、 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B 5、B 6、C 7、D 8、C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 3、ABCE 4、ABCDE 5、ABCE 
三、填空题 
1.复杂的方案 2.可利用性 
3.超我 4.心智技能 
5.解决实际问题 6.迁移 
7.元认知监控 8.7±2 
9.独创性 10.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1.高原现象 12.自我意识 
13.总结性 14.晕轮效应 
15.自然实验法 
四、名词解释 
1.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3.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4.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各级的社会功能。 
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意义: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他指出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更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维果斯基强调,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教学首先必须建立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同时又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积极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这一点更为重要。 
2.答案要点: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形曲线。 
3.答案要点:(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4.答案要点:(1)问题的呈现特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反应定势;(4)功能因素;(5)智力水平;(6)动机强度。 
5.答案要点:(1)知识观。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改造。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③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2)学习观。①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②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③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它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1)提高同学的道德认知能力。包含三方面:①促进学生对到的概念的掌握②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③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包含三方面:①知情结合,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②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③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3)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包含五方面;①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②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③ 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 ④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⑤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