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复习笔记: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6-08 18:42:10

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2015年执业医师考试,我们考吧网(kao8.cc)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资料,系统掌握知识要点,希望考生朋友们在我站快乐学习

最新版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下载

2015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复习笔记: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朝代

医家与著作

特点

战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难经》

特别重视脉诊,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

西汉

淳于意(仓公)创诊籍

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

西晋

王叔和《脉经》

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晋代

葛洪《肘后备急方》

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南齐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

 

王超《水镜图诀》

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陈无择(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南宋

崔紫虚《崔氏脉诀》

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施发《察病指南》

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

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金元之世

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

对脉学颇有贡献

滑寿《诊家枢要》

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刘昉《幼幼新书》

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张介宾(张景岳)

《景岳全书》

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李时珍(李濒湖)

《濒湖脉学》

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

李中梓(李士材)

《诊家正眼》

把脉象分为28种

申斗垣《伤寒观舌心法》

 

清代

李延罡《脉诀汇辨》

 

周学霆《三指禅》

论脉诊的著作

徐灵胎《洄溪脉学》

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

张登《伤寒舌鉴》

载有120图

梁玉瑜《舌鉴辨正》

载有149图

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

林之翰《四诊抉微》

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

 

汪宏《望诊遵经》

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辩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喻嘉言《寓意草》

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近现代

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陈泽霖《舌诊研究》

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

编辑推荐:

2015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5年公卫助理医师综合笔试专项练习试题汇总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备考模拟试题汇总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