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师资格教育学第七章考点预测:学生与教师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5-21 06:23:03

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试卷 小儿厌食的中医辨证论治 佳木斯历届高考状元

第七章 学生与教师

  考点预测: 本章是教育学的重中之重。要求考生在理解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本章考点常常以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考生在备考中需重点复习这一章的知识,并做到理解识记。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
  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因此,学生是学习者、受教育者、受组织者。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首先.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社会人,他们并不盲目、机械、被动地接受作用于他们的影响:其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学生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人
  学生在受教育阶段接受大量的知识文化、价值观念,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把吸收到的知识进行积累。使个体的发展既发生量的变化,又发生质的变化。
  (二)学生的特征
  1.发展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不成熟性。教师通过教育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有潜能
  学生有接受教育的良好的基础.有着巨大的潜能,每个学生通过正确的教导都可以塑造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3.差异性
  学生由于特定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同时,由于每个学生在智力水平、认知方式、性格、兴趣及成长环境的不同,又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主动性
  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
  5.独立性
  学生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享有自行确定或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特点和条件的目标和行动方式,并能在实现目标的行动中自我监控和调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立的行动方式并做好适当的引导工作。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权利及义务
  (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且受到法律特殊的保护。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OL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即在于确立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

[page]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及教师职业
  (一)教师的含义
  1.“教师”名称的起源
  “教师”的名称。起源于军官,“师”最初是军官的称号。西周时担任国王警卫队长的师氏、保氏.除了负责警卫、随从等大事,还兼管贵族子弟的教育工作。由于贵族子弟要成为未来的统治者、军队的骨干,因此军事训练就成了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自然,教官也就由师氏来兼任了,久而久之,“师”就转为教育者的称呼。后来担任教育工作的职官也都可以称“师”。
  2.教师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都可称之为教师。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二)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1.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1994年实施的《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跟律师、医生、会计师、工程师等一样,是一类从事专门活动的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职业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这也是教师最本质的特征.
  (三)教师的作用
  1.文化的传播者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成长的促进者
  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教师的角色扮演
  (一)传道授业者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由来已久,教师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的知识是教师最原始最基本的角色.
  (二)朋友
  作为教师,建立一定的威信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但在某种程度上.学生更希望能与教师更为深入地接触,相互之间能像朋友那样坦诚相待。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给予学生更多指导和鼓励,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榜样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为人之道和处事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教学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要全面实现教学的整体功能,就必须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和科学管理。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学有序进行,给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习惯,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即教师在教学资源分配和教学活动展开等方面是具体的实施者。再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教师通过管理对教学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调控。
  (五)研究者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教师不能以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来开展工作。传授内容是不断更新变化着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发展变化的态度、以研究者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六)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改对教师角色扮演的新要求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把重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首先,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输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教师要为学生的人生引路。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教师的劳动具有长远性。个体的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教育或许时间不长,但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终生的,所以教师的劳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严于律已,给学生起良好的模范作用。
  四、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师享有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
  2.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管理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薪资休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承担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page]
  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及发展
  (一)教师职业专业化内容
  1.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
  (1)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深入地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及该学科发展。了解学科问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这不但丰富教师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而且使教师有可能与相关学科的教师之间在教学上取得协调.在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活动中相互配合。
  第三.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要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把所教内容放在更为深广的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上考虑,这样才能够全面理解所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给学生带来更广的知识面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应具有相关教育专业素养。教育工作有它自身特有的规律。人们通过长久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创造了许多成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体系,形成了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教师要加强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掌握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对教育理论的研究能力。其中,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
  (3)综合能力素养
  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是指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理论.还应具备的其他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自我调整与反思能力等。
  语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班级管理能力是班级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具备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要组织管理班集体,要能根据班集体的具体情况,提出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和计划,培养良好的班级作风、学风、纪律,并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协调能力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而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发挥协调和主导的作用,使各种教育因素形成合力.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能力。
  教师的调控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表现监控能力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主要包括对整个教育教学及管理全过程产生的问题所做的反思及总结.及时地调整计划,改进教学或者管理方法,以适应新的变化。
  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还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在教育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
  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了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作、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
  (3)健康的心理,愉悦的情感
  教师心理健康的构成是指一个优秀教师所应有的心理素质.也就是教师对内对外环境及人际关系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愉悦的情感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强大精神力量,丰富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期待和激励下,自觉热情学习。
  (4)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拥有良好的人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内容
  1.教育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教育关系,即授受关系。师生间的教育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育的地位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教育的目的是学生主体性的形成
  (3)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2.道德关系
  道德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合作的关系。师生问的道德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的平等
  (2)学生与教师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
  (一)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师生之间的社会关系是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与学生作为未成年的社会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代际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等。
  (二)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
  师生的教育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体间关系。
  (三)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
  师生间的心理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而构成的内在联系.包括人际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个性关系等。
  三、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尊师爱生
  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首先,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
  (二)民主平等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相互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教学的成效有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作为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教学相长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促使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虚心的教师也会从学生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四)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指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师生之间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和谐人际关系。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及建立、发展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人格的形成。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态度对师生关系有直接的影响。
  (2)教师领导方式。教师领导方式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在民主型师生关系的影响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
  (3)教师的智慧。学识渊博是学生亲近老师的重要因素之一。
  (4)教师人格因素。研究表明,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
  2.学生方面
  学生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许多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教师喜欢自己,就会主动亲近这位教师。
  3.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等。
  (三)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及权威性的保证。教师高尚的品德、深刻而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高效而优质的服务.必然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2.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求教师既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指导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
  3.要发扬教育民主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理念,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而不能以“权威”自居。教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具有安全感。以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想法,促进师生之问的良性互动,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妥善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使师生之间少一点矛盾,多一分谅解。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