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基础阶段测试卷及答案(3)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5-03 19:58:11 浏览数:

2013年考研政治基础阶段测试卷及答案(3)

三、分析题:共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1)为什么面对同一现象不同主体会产生认识差异?

(2)为什么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

【答案要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人的认识既有客体的作用,更有主体的作用。材料中三个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现象产生认识差异是主体的不同选择的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不同所致。人的认识及其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由主体决定。

(2)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正确地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6分)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万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材料2

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5年l0月19日)

请回答:

(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有何不同。

(2)“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反映的是哪一派政治人物的主张?他们的主张是怎样实践的?结局如何?

(3)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答案要点】

(1)康有为“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向日本学习,采用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学习英美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走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

(2)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采取了下列行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最终在皇帝的支持下发动了百日维新,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3)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主观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其中,主观方面的原因体现在: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page]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观世博,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排队了:安检要排队,进馆参观要排队,上厕所要排队,坐车要排队,吃饭要排队……没办法,谁让中国人多呢!不过,话说回来,排队也是对人的考验。考验你的耐心,考验你的公德心。观世博,没点耐心是不行的!首先入园前的排队就是一大关!为了拿到中国馆的预约券,我们早上4点半起床,5点钟到预检口外排队,7点10分左右进入预检口,到安检口外排队,9点钟开始安检入园。这样,光入园前就得排队4个小时。算下来,每天在世博园里,有75%的时间在排队,有10%的时间在馆与馆之间奔走,有10%的时间在馆内边走边参观,只有5%的时间能够坐下来参观或吃饭。排队时间这么长,对人的公德心也是一种考验。在6号门排队时,一位中年男子借口上厕所,往队前挪动了好长一段距离,然后不走了,难道还要当众大小便?说瞎话也不脸红!

摘自《燕赵都市报》2010年9月1日

材料2

京藏高速超过10天的超级大堵车让国际舆论看了中国的笑话。它们认定中国正经历世界史上最长的交通拥堵,“数以天计”的拥堵与大部分国家高速公路拥堵最多几小时相比实在“太夸张”。作为中国经济腾飞的象征,中国高速公路在过去20多年里经历了从一米没有到总里程跃居世界第二的发展奇迹,但一场堵车便令外媒质疑包括交通在内的中国基础设施存在无法与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尴尬。

摘自《环球时报》2010年8月24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公共生活的特征。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有序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基本特征包括:第一,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得以不断扩展。第二,活动内容的公开性。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它涉及的内容是公开的,没有秘密可言。因此,为了提高公共生活质量,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对自己的公共生活行为负责。第三,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断扩充,从而造成了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第四,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2)第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

第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识。

第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但也应当看到,在今天的公共生活中依然存在一些公德缺失的不文明现象,这些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和文明风尚,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上一篇:2013年考研政治基础阶段测试卷及答案(2)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