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7)

牛课网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12-05-30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的是【ABCDE】。
A.学习实质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条件
E.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识记型题目。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2.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媒体的是【ABCDE】。
A.板书
B.书本
C.投影仪
D.录像
E.计算机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识记型题目,是对教材内容的再现,比较简单。
3.下列选项中作品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ABCD】。
A.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
B.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
C.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D.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
【答案解析】:此题属于记忆再现题目。E项的错误之处是:A.B.彼得罗夫斯基的作品是《年龄与教育心理学》(1972年),而《年龄和教育心理学》(1984年)是由M.B.加梅佐等主编的。
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包括【ABCE】。
A.阶段性和连续性
B.定向性和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同一性
E.差异性
【答案解析】: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四个特征:阶段性和连续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5.根据我国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少年期所对应的年龄阶段是【D】。
A.1~3岁
B.0~1岁
C.6、7岁~11、12岁
D.11、12岁一l4、15岁
E.14、15岁~25岁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少年期所对应的年龄阶段是11、12岁~14、15岁。各个阶段所对应的时间范围是考查重点。反过来也同样可以考查。考生要熟练掌握。
6.关于皮亚杰及其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BCD】。
A.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创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Www.KaO8.CC
B.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C.认为所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
D.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E.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
【答案解析】:本题是对皮亚杰及其理论知识的再现。A项的错误在于误把“60年代”写成“70年代”以考查考生的细心程度。E项错误在于与皮亚杰的理论相悖。皮亚杰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计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使认知爱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7.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人格发展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这8个阶段的是【ABCDE】。
A.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B.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C.主动感对内疚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E.勤奋感对自卑感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前五个阶段分别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自我同一陛对角色混乱。
8.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ABC】。
A.学习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容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B.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C.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D.学习材料可以是超出学习能力之外的知识
E.学习者不必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答案解析】: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有意学习的心向,是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9.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的分类属于【A】。
A.言语信息的学习
B.智慧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
D.态度的学习
E.运动技能的学习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语言信息表现出来的。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10.学生在期末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复习强化方式属于【A 】。
A.定时距式的强化程式
B.变时距式的强化程式
C.变比率式的强化程式
D.定比率式的强化程式
E.即时强化的强化程式
【答案解析】:本题通过举例考查了定时距式的强化程式。强化的程式包括即时强化和间隔式强化,间隔式强化又可分为时间式和比率式,其中时间式和比率式各自又可分为两种。[page]
11.看见路上的垃圾就绕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这种行为是【B】。
A.回避条件作用
B.逃避条件作用
C.消退
D.惩罚
E.强化
【答案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看见路上的垃圾就绕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就属于这方面的例子。
12.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下位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 B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派生类属
E.相关类属
【答案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关系”,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题目中的例子符合上位学习的概念。
13.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包括【ACD】。
A.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
B.知识的难易程度
C.智力活动水平
D.课题性质
E.人的态度
【答案解析】: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包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智力活动水平和课题性质三个。
14.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ABC】。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归属学习
E.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解析】:知识学习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DE两项是知识学习的另一种划分方法。
15.按照维特罗克对理解过程的分析,学习过程是从对(B )开始的。
A.感觉经验本身
B.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
C.选择性知觉
D.理解新信息
E.言语直观
【答案解析】:按照维特罗克的模式,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开始的,而是从对这一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

16.从识记的角度来看,死记硬背属于(D)。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E.集中识记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巩固的途径。识记按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指对学习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机械重复地进行的识记,也就是死记硬背。
17.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体现在(ACDE)。
A.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B.采用集中与分散训练的方式培养
C.教师在集体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D.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E.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答案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与措施。B项是干扰项,不属于心智技能的培养措施。
18.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心智活动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的阶段是(E)。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E.内部言语阶段
【答案解析】:内部言语阶段的特点是心智活动完全借助内部言语完成,高度简要、自动化,是很少发生错误的熟练阶段。在这一阶段,心智活动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
19.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指的是(ABD)三个阶段。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自动化阶段
E.内部言语阶段
【答案解析】: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20.(B)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A.家庭教养方式
B.认知失调
C.社会风气
D.态度定势
E.道德认知
【答案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中的外部条件(认知失调)。[page]
21.(A)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认知
E.道德意识
【答案解析】: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2.在教学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有(ABCD)。
A.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B.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C.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D.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E.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E项是培养创造性的措施,是干扰项。
23.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用“蒙”的方法来想出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是搜寻解法中的哪个 策略?【D】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E.解法的执行与评价
【答案解析】:对于任何问题,可以尽力想出(“蒙”)各种解决方案,后逐一检验,看哪个方案可行。这是最通用、因而也是最无力、最笨拙的方法,当对某个问题完全一无所知、~片茫然时,学习者往往只能采用这种方法。
24.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ABCD】。
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暗示
D.情绪唤醒
E.知识水平
【答案解析】:班杜拉等人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
25.如图,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填人图中问号处正确的一项是【C】。
A.学习需要
B.知识需要
C.审美需要
D.理想需要
E.动机需要
【答案解析】:图中问号处属于生长需要中的审美需要。
26.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的记忆术是【E】。
A.位置记忆法
B.缩简和编歌诀
C.谐音联想法
D.语义联想
E.视觉想象
【答案解析】:本题变相考查了精细加工策略中的视觉想象记忆术这一知识点。
27.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等人发现,遗忘的进程是【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两头慢,中间快
D.两头快,中间慢
E.两头快,中间快
【答案解析】: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等人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20分钟,就差不多遗忘了40%左右;一天以后,遗忘就达到66%,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等到考试前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了。
28.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哪些方面考虑?【ABCD】
A.精选教材
B.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C.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D.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E.教学程序的安排不应考虑迁移规律的存在
【答案解析】: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方面考虑: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9.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此即理性辅导方法。提出该方法的心理学家是【E】。
A.桑代克
B.加涅
C.加里培林
D.奥苏贝尔
E.艾里斯
【答案解析】: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30.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具有的特征有【ABDE】。
A.简洁
B.灵活
C.课时计划往往依赖于课程的目标
D.具有预见性
E.以学生为中心
【答案解析】:对教师课时计划的分析表明,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page]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1980年初 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该书反映了中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般观点和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某些成就。
2.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意志成分。
3.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 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的过程。
4.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是一种___________上的变化,而___________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5.“___________”策略,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求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念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6.如已经掌握了“铜、铁、锌导电”的知识,再学习“金属导电”属于知识学习分类中的的学习。
7.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___________ 。
8.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___________、操作整合、___________四个阶段。
9.目前,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用___________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两个步骤: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其中第一步是关键。
10.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个水平是前习俗水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___________、可逆性阶段、 。
12.创造性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独创性。
13.“PQ4R”阅读策略,包括预览、___________、阅读、___________、背诵、___________等六个步骤。
14.最早对学习迁移作出系统解释的是___________ 。
15. 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填空题答案
1.潘菽 2.认识成分情感成分-
3.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4.反应概率强化
5.先行组织者 6.上位学习
7.产生式系统 8.操作模仿操作熟练
9.心理摸拟法 10.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11.权威阶段公正阶段 12.流畅性变通性
13.提问反思复习 14.形式训练说
15.教师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皮亚杰所揭示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不可变的。在具体个体身上不存在阶段的特殊性。
答:错误。
研究表明,皮亚杰所揭示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不可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个体身上或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不存在阶段的特殊性。研究表明,从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再到形式运算的过渡,在不同个体身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皮亚杰也认为,大多数人只能在他们有经验和有兴趣的少数领域运用形式运算。
2.理解过程就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的信息流程。
答:错误。
根据维特罗克对理解过程的分析,理解过程不单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流程,而是新信息与长时记忆内容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记忆是知识获得中的一项重要的活动,但理解是更为核心的认知线索。
3.进行直接的、专门的创造性训练可以取代或脱离课堂教学。
答:错误。
虽然各种直接的、专门的创造性训练是有效、可行的,但不应取代或脱离课堂教学。许多研究证明,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排斥或脱离学科而孤立地训练创造力,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答:正确。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这不仅仅涉及学习任务本身的难易问题,更涉及成功的标准问题。如果学生认为不论怎样努力也肯定会不及格时,他的学习动机就会处于极低的水平。因此,这需要教师适当地掌握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5.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答:错误。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page]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知识理解的水平?
答: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理解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①常用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②提供直观时须注意的事项有注意直观对象呈现的模式,注意词与形象的结合,注意培养学生对直观对象的分析能力;③培养学生掌握观察方法。(1分)
(2)运用变式与比较。变式是指提供给学生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在保持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变换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所谓比较,就是区分事物的异同。(1分)
(3)知识的系统化。知识的系统化就是理解各部分知识问的关系,它有利于用完整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避免学生形式主义的掌握教材。(1分)
(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理解教材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进行的,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总是和一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相联系。(1分)
(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学生理解教材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1分)
2.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其基本关系表现在: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1分)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1分)
(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1分)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1分)
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1分)
3.学习策略训练可采用哪些方法?
答: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
(1)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1分)
(2)程序化训练模式。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1分)
(3)完形训练模式。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1分)
(4)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理解,它是由教师和一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交互式教学旨在教学生这样四种策略:
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②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1分)
(5)合作学习模式。当自己和同学讨论所读到或听到的材料时获益匪浅。这种学习形式的规范化称之为“合作性讲解”。(1分)
4.什么是小学生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哪些?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途径?
答:心理辅导的含义、目标和途径分别如下:
(1)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作出良好适应。(1分)
(2)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和适应;第二是寻
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1分)
(3)在学校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六条途径:(3分)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③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⑥小组辅导。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我国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Www.KaO8.CC
答:我国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包括以下内容: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学习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这一理论目前已对我国的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2分)
(1)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3分)
随着控制论功能模拟思想向心理学的渗透,终于找到了确立心智技能操作原型的“心理模拟法”。目前,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两个步骤:创拟确立模型、检验修正模型。其中第一步是关键。
(2)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10分)
①原型定向: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也就是使学生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在原型定向阶段,主体的学习任务可以归结为两点:首先要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其次要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为完成这些任务,教师应做到:
a.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这样,学生对于活动才能有一个完整的映像,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b.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C.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d.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②原型操作: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教师要做到:
a.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
b.要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
C.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
d.为使活动顺利内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言语相结合,一边进行实际操作,一边用言语来标志和组织动作的执行。
③原型内化: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这一过程又可划分成三个小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要想使操作原型成功内化为心智技能,教学必须要注意:
a.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b.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的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此时已没有实际操作),然后,再逐渐缩减。
C.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
d.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适时转化,不应过早,也不应过迟,而应适时。
2.试述学习需要的形成因素以及学习需要的培养措施。
答:影响学习需要的因素和学习需要的培养措施:
(1)学习需要的形成因素(4分)
①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②学生的个性特点。
(2)学习需要的培养措施(11分)
①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a.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b.帮助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C.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志向。(3分)
②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a.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b.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c.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3分)
③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a.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b.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c.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2分)
④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a.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b.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成绩优秀、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注意引导,防止出现骄傲情绪,满足于现状。对于成绩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3分)

下一篇:2012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8)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