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7)

牛课网 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2024-05-03 00:33:39 浏览数:

湖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B】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A.杜威
B.罗杰斯
C.马斯洛
D.桑代克
【答案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教学法方面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义叫非指导性教学法;教师的作用是按自由学习的原则去促进学习。
2.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的时期是 【D】
A.童年期
B.幼儿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答案解析】:青年期,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故选D。
3.提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概念的研究者是 【C】
A.加涅
B.皮亚杰
C.奥苏贝尔
D.桑代克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的理解和掌握。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根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依据所得经验的性质不同,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4.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B】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5.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C】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愿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答案解析】:我国教育学家冯忠良教授认为,智力的形成口f以概括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基本阶段。①原型定向:原型是指被模拟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智力技能形成中的原型定向就是使学生了解心智活动的原型,从而明确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②原型操作: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学生将头脑中建立的操作活动程序映象,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③原型内化:指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与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对象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
6.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C】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教师资格考试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7.根据强化学习理论观点,提出了程序教学思想并在20世纪50年代大力提倡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的心理学家是 【C】
A.托尔曼
B.华生
C.斯金纳
D.桑代克
【答案解析】:斯金纳提倡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提出了程序教学思想。
8.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 【D】
A.形成条件反射
B.形成情境的整体完形
C.同化
D.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答案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
9.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D】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应
C.人的悟性
D.替代惩罚
10.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D】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答案解析】:这种做法可以使观众得到“替代惩罚”和“替代强化”。
11.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来,是 【B】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C.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D.本能的反射
【答案解析】:对具体刺激的反射是第一信号系统,对语词的反射是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因此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也是人所特有的。狗虽然能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来,是对名字的发音作出的反应,名字对于狗来说,只是一个声音刺激,并没有符号和语言代表意义。
12.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D】
A.获得好名次
B.获得高分
C.获得老师表扬
D.获得解答
13.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A】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答案解析】:形式训练迁移说认为心理固有的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时肌肉的训练一样,注意、记忆等各种官能都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训练而得到增强,并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由于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所以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因此,答案为A。
14.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D】
A.复述策略
B.计划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解析】: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故选D。
15.提问者要求列举木材的用途。回答可能是:桌椅材料、做成艺术品、筷子等等,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C】
A.抽象思维
B.联想思维
C.发散思维
D.逻辑思维
【答案解析】:发散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从不同角度列举木材的用途,应为发散思维,故选C。[page]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教育心理学是介于__________和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17.__________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是没有影响。
18.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习理论是奥苏贝尔的__________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19.需要层次论是__________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20.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__________。
2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_________。
2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包含以下四个步骤:(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 __________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3.先学习的信息对后学习的信息的干扰,叫做 。
24.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在__________阶段,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25.神经性厌食可采用__________ 、行为疗法予以矫正。
26.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_________。
27.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_________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28.从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划分,教学评价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__________评价。
29.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__________。
30.桑代克尝试一错误说是建立在小猫__________基础上的。
31.__________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2.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__________。
33.__________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34.归因理论是从__________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35.__________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
填空题答案
16.教育学 17.关键期
18.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9.人本主义
20.网络化 21.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2.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23.前摄抑制
24.他律道德 25.认知疗法
26.课堂情境 27.共同活动
28.诊断性 29.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30.迷箱实验 31.心理发展
32.自我监控 33.强化
34.结果归因理论 35.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pag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37.简述遗忘规律。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事物不能或者错误地再认或回忆。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著名的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先快后慢)。
38.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意义学习的产牛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棚瓦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39.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1)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2)研究表明,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二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40.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1.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
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主要有:
(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已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新的学习,即迁移越容易。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也越差。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掌握必要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提高迁移发生可能性的有效途径。[page]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和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而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②推测与假设训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③自我设计训练。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④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43.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1)前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判断好坏只注意行为的结果,而不注意动机。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是一种朴素的利己主义,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2)习俗水平。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主要是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
(3)后习俗水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并不完全受外在的法律和权威的约束,而是力图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上一篇:湖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6)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