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3)

牛课网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12-02-01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20世纪【 B】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E.90年代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诞生、发展和传播是近代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B】。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三学制”
D.《钦定学堂章程》
E.单轨制学制
【答案解析】: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3.19世纪欧洲国家存在的学制是【 A】。
A.双轨制学制
B.单轨制学制
C.分支制学制
D.六三三学制
E.资产阶级学制
【答案解析】: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分为两个轨道:(1)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术性较强。(2)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为培养劳动者服务。WwW.kao8.Cc
4.学校发挥着“文化容器”的功能,是指【 E】。
A.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想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
B.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C.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D.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E.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答案解析】: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突出的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者传递的教学内容上。通过专业教师将以各种方式加以集中、积累和系统化的文化整合传授给学生,通过他们返还出可供再生的文化。
5.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E】。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E.生产力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6.教育现代化包含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含义【BCDE】。
A.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变化
C.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
D.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成果
【答案解析】:教育现代化内容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
E.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即现代化的教育
7.《天才的教育》中记录的威特,小时候几近于白痴,但是经过父亲的教育,他掌握了多门外语并成为特定领域的权威和专家,这说明了【C】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自身的努力
E.社会的影响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影响人身心发展各种因素的理解。
8.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是音乐家。这说明【B】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
A.环境
B.遗传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E.个人素质
【答案解析】:遗传是上一代将其种系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的活动。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9.【 A】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A.学校教育
B.遗传素质
C.环境
D.内部因素
E.学校师资水平
【答案解析】: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0.【E】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解析】: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11.下列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持个体本位论观点的是【CDE】。
A.柏拉图
B.康德
C.孟子
D.卢梭
E.裴斯泰洛齐
【答案解析】:个体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代表人物是中国的孟子,西方的卢梭和裴斯泰洛齐。
1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基本精神体现的原则【ABCE】。
A.儿童权利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保护儿童原则
E.无歧视原则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公约原则的识记。
13.独生子女消极的心理特点体现在【 ABCD】。
A.自我中心
B.依赖性强
C.心理承受能力差
D.娇气十足
E.思想活跃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独生子女消极的心理特点。
14.【B】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捺制度”。
A.1992
B.1993
C 1995
D.2000
E.2005
【答案解析】: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15.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分为以下步骤【 ABCD】。
A.确定目标
B.选择经验
C.组织经验
D.评价结果
E.活动分析
【答案解析】: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又称“目标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page]

16.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为基础来编制课程的有【 ABC】。
A.卢梭
B.杜威
C.罗杰斯
D.斯宾塞
E.施瓦布
【答案解析】:要明确题干所说的是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观点,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杜威、罗杰斯。
17.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 CD】两种形式。
A.组合式
B.链接式
C.直线式
D.螺旋式
E.立体式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科书的编排,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形式。
18.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基础上形成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成果评价模式
D.CSE评价模式
E.CIPP评价模式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以泰勒的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是目标评价模式。
19.综合实践课程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综合实践课程包括【 ABC】三方面的内容。
A.研究性学习
B.社区服务
C.社会实践
D.文体课
E.活动课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综合实践课程概念的掌握,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
20.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具体来说就是发展学生的【BCDE】。
A.意志力
B.观察力
C.记忆力
D.想象力
E.思维力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智力概念的理解,教学发展学生智力的任务,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21.“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这是以【AC】为代表的实质教育论的观点。
A.斯宾塞
B.洛克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E.华生
【答案解析】:实质教育论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观点: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22.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这种知识对于他们还是片面的,这种知识是人家证明了的而在他们还没有证明的,最重要的,是善于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际中去。”给我们教学工作的启示是教学要遵循【E】。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3.下列属于德育中“知”的范畴的是【BCD】。
A.道德情感
B.对道德观念的看法
C.对社会政治意识的理解
D.对道德规范的理解
E.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
【答案解析】: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品德的发展。其中知是前提和基础,可以使学生在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行动。
24.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的这种教育方法应用在德育上,体现的是【B】。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解析】:首先要明确这段话的意思,讲的是孔子对学生的循循善诱,所以体现的是疏导原则,故选B。
25.19世纪初【 D】学校出现了“导生制”,对班级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A.美国
B.法国
C.捷克
D.英国
E.德国
【答案解析】: 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ABCD】。
A.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
B.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C.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
D.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之间的纽带
E.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答案解析】: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之间的纽带。
27.班会一般可以分为【 CDE】三类。
A.学习班会
B.思想教育班会
C.主题班会
D.生活班会
E.常规班会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班会的一般类型,选项A和B不属于班会一般类型的范畴。
28.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ABDE】。
A.认真讨论,科学合理
B.严肃慎重,相对稳定
C.分工协作,统一指挥
D.反复学习,坚决执行
E.教育为主,不断完善
【答案解析】:班级规章制度是一个班级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计划、办法的总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认真讨论,科学合理;第二,严肃慎重,相对稳定;第三,反复学习,坚决执行;第四,教育为主,不断完善。故选ABDE。
29.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BCDE】。
A.发展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E.教育性原则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教育学涉及的原则性概念较多,如教学原则、德育原则等,应注意区分。
30.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A】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个案法
E.比较法
【答案解析】:观察法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最基本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age]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__________、家庭教育。
2.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盛,__________兴办的私学规模最大。
3.二战后,西方经济学家发现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除了上述三个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
4.__________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的研究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6.我国的教育目的一般是通过政府以__________的形式表达的。
7.1958年__________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__________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9.教师的道德素养,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中。
10.我国最早用“课程”一词的是__________;西方最早出现是在英国教育家__________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
11.__________认为学习过程应“先去运用他们的感觉,然后去运用记忆,再去运用理解,最后才去运用判断”。
12.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__________进一步深化的。
13.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__________、社会模仿模式等。
14.班级管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15.研究方案的设计过程主要有: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 研究方案四步。
填空题答案
1.社会教育
2.孔子
3.人力资本
4.学校教育
5.柯尔伯格
6.教育方针
7.《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0.朱熹斯宾塞
11.夸美纽斯
12.柯尔伯格
13.体谅模式
14.制定计划
15.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柏拉图最大的贡献是“产婆术”,其教育思想体现在《雄辩术原理》中。
2.人是教育的产物。 WwW.kao8.Cc
3.教师是专业人员。
4.教学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间接经验,而不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直接经验。
5.班级规章制度是班主任制定的。
判断说明题答案
1.答:错误。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他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是“产婆术”,但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中,他充分吸收了斯巴达国立教育和雅典和谐教育的经验,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学制,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
2.答:错误。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初的可能性、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的身心发展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实现的,我们不能因为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片面地认是教育决定人的身心发展。
3.答:正确。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三个阶段:非专业化兼职教师(原始社会的非形式化教育中)一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古代学校教育)一专业化专职教师(大机器生产时代的现代教育)。
4.答:错误。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
5.答:错误。
我们承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需要认真讨论,科学合理;严肃慎重,相对稳定;反复学习,坚决执行;教育为主,不断完善。所以,班级规章制度不是班主任随意决定的。 [page]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师的作用。
答:(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主要传递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求,将前人的文化遗产、人类的文化精华刻画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与丰富。(2分)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青少年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加里宁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1分)
(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教育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教师可以创造条件使人潜在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2分)
2.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或掌握知识的能力与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为全班学生集体上课。(2分)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2分)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不足:(1分)
(1)难以因材施教。
(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缺乏灵活性。
3.简述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的一般步骤。
答:制定班级管理工作计划的步骤:
(1)明确教育目标的要求,认识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1分)
(2)分析班级情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需求。(1分)
(3)构思班级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包括活动的名称、目的、内容、主题、形式、方法、时间、地点及需要的器材。(1分)
(4)就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交全体学生或班干部讨论,由学生参与制定计划,确定班级活动计划的思路。(1分)
(5)将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写成文字,并予以公布。(1分)
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研究者对客观事物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1分)
(2)系统性原则。研究者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从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分析研究对象与各系统、各要素的关系。(1分)(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要求研究者密切结合我国教育
实践中的问题,为了实践展开研究,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基于实践发展理论。(1.5分)
(4)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要求研究者从研究的目标、内容到方法,都必须符合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1.5分)[page]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以及怎样贯彻这些原则。
答:我国中学德育原则主要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分)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方针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2分)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品德形成规律确立的,基本要求: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分)
(3)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把对每个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3分)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以确保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3分)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品德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规律决定的,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3分)
2.世界杯期间,某校初二二班部分学生自发组成球迷团体,整日沉迷于球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
答:学生因为对足球的共同爱好而形成非正式群体,这样的群体是班集体中客观存在的组织,班主任应该进行引导,加强教育,在进行引导和教育时不能简单粗暴,要讲究方法。
(3分)
班主任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的要求:
第一,班主任要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材料中是以足球为共同爱好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班主任要与学生多交流共同,详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特点。(3分)
第二,认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虽然这一部分学生因为球赛而影响学习,但是只要正确引导,完全可以消灭其消极作用,发挥这一群体的积极作用,比如因势利导加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协作精神教育等。(3分)
第三,加强教育和引导,班主任要热情地对待这一群体的学生,尊重他们的爱好,正确引导他们,争取利用这一群体的力量为正式组织服务,例如发挥球迷群体的积极性,让他们为班级文体活动贡献力量。(4分)
(联系实际,酌情再给1—2分)

下一篇:江苏省: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