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指导:学习高中语文的“十个思考”—高考频道

牛课网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10-11-04

 

备考指导:学习高中语文的“十个思考”—高考频道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清华网校的学习方法栏目由清华附中名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附中优秀学生学习心得组成,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

  学习语文,要重视自学。下面我们就听听清华大学附属中小学网校的老师对学好高中语文的一些建议:

  一、学习语文的“十个思考”

  1. 课文题目的作用是什么?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对一篇课文来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题目提示题材范围,有的题目概括主题思想,有的题目揭示文章的重点,有的题目间接地指出文章的思路,等等。

  2. 课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有个意图、宗旨、目的:或是为了宣传某一种思想,或是为了表彰某一个人物,或是为了介绍某一件事情,或是为了传授某—项经验,等等。总之,要让人知道它要说明什么意思,表达什么想法,反映什么意见,表示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鲜明倾向。  

  3. 作者是怎样博采、精鉴、严选和活用材料的?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使文章“言之有物”。作者写作,总要积极博采材料,认真鉴别材料,仔细选择材料,巧妙使用材料。

  4. 作者的思路怎样?课文在布局谋篇、组织结构方面有何独到之处?

  结构是文章的“骨骼”,使文章“言之有序”。文章的结构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联系。结构应服从、服务于表现主题的需要,应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细细精读,逐段分析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5. 课文在字、词、句、段,在表达中心、用词造句、标点使用等方面有何特点?有何传神之笔?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文章的“肌肤”,表情达意的“工具”。所谓“写作能力”就是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6. 课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艺术特点?

  写作各类文章,都离不开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这些方法运用得恰当,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7. 编者选用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任务是什么?

  现行课本编排,各册都有重点训练项目,编排又是以体裁或主题组成单元,单元中又有重点单元。自学课文,要瞻前顾后,上下联系,明确本课在本册和本单元中所处的地位。

  8. 课文的重点是什么?是通过哪些重点段、中心句、关联词语来体现的?

  分清文章的主干和枝叶。分清段落层次,弄清文章的结构,进而明确它的重点所在,抓住主干,剪除枝蔓。

  9. 课后练习如何处理?和课文有什么联系?

  课文后面有思考和练习,给自学者提供了提纲和问题,认真钻研课文及练习,明确设计这些练习的目的和作用。

  10.学习本篇课文时还应读哪些课外书籍或篇目,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课内和课外结合,既能开阔视野,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学好语文重在“积累”

  古人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同样,要学好语文,建构成语文知识的大厦,形成语文知识的汪洋大海,关键也在于平时多“积累”。

  1. 多读书。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读书能使人头脑充实”,可见,读书对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就学习语文而言,广泛的阅读,更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大大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拓宽和活跃我们的思路,而且,通过大量阅读,我们将学会分析和鉴赏,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还可开创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二十多年前,吕淑湘先生曾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多读书。”时至今日,搞学情调查,经常读书的同学不但写作水平高,而且语文成绩大多名列前茅。事实证明,要想学好语文,不读书是万万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多读书,读好书。

  2. 多动笔。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还要多动笔,养成记日记和摘抄读书笔记的习惯。把平日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在阅读过程中,把书中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断等摘抄下来,建立起自己的语文知识仓库,时间久了,语文能力就会在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说起来就“出口成章”,写起来就“下笔成文”。不会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希望同学们不仅要做“读书”的典范,而且要做“动笔”的楷模。

  3. 多实践。

  “生活是个大课堂”,“万物皆书卷”,大家都知道,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特别近几年来,随着“大语文教学观”的建立,语文试题多元化,我们要学好语文,再象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单纯依赖语文课堂是绝对不够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日要多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介,了解国内外大事,接受更多的社会信息,并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巩固、加深和扩大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留心学语文的观念,才能把语文学活、学好。

  总之,学习语文是慢功夫,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正如荀子所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同学们,要想学好语文,请从“积累”开始。

下一篇:名师指点2008年湖北省高考全攻略·语文—高考频道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