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分类模块训练—综合基础知识

牛课网考试宝典 更新时间:10-08-10

1. 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
A. 法律调整的范围 B. 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C. 法律规范的数量 D. 法律调整的后果
2. 下列财产应该收归国家所有的是( )。
A.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 B. 遗失物
C. 漂流物 D. 失散的饲养动物
3. 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4. 下列有关法的普遍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
B. 法的普遍约束力是以外在强制力为特征的约束,而其他社会规范以内在强制为主要特征
C. 法的普遍性在空间上是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因此,它不是绝对的和无限的
D. 法具有普遍性,因此,一切具体法律的效力都是完全相同的
5. 受理公民对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党员违法乱纪提出的申诉控告,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是( )。
A.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 B. 党的基层组织
C.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D. 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6. 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 )调解。
A. 不适用 B. 适用
C. 有条件地适用 D. 有时可以适用
7. 李某生前立遗嘱将一件古玩赠给马某,李某死后马某表示接受遗赠,在遗产分割前马某死亡,则( )。
A. 该古玩由李某子女继承
B. 该古玩由马某子女继承
C. 将该古玩出售,价款由李某子女、马某子女共同继承
D. 如李某子女同意方可由马某子女继承
8. 行政法是( )。
A. 各种行政法规的总称 B. 行政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C. 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行政管理法规的总称
9. 从法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的这一角度出发来解释法的作用,称之为( )。
A. 法的评价作风 B. 法的指引作用
C. 法的社会作用 D. 法的规范作用
10. 对某县公安局所辖的乡派出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 )管辖。
A. 乡人民政府 B. 县公安局
C. 县人民政府 D. 市公安局
11. 行政案件经复议由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被告是( )。
A. 复议机关
B. 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
C. 复议机关和原机关
D. 原告起诉时选择的机关
12.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处理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时,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 )。
A. 与不动产有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B. 不动产所在地法
C. 当事人选择的处理争议所适用的法律
D. 当事人本国法
13. 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
A. 行政处罚权 B. 行政复议权
C. 行政指导权 D. 行政审判权
14. 物权的客体是特定的独立的( )。
A. 物 B. 行为
C. 权利义务 D. 发明创造
15. 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5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其配偶乙( )。
A. 只能申请宣告甲失踪
B. 只能申请宣告甲死亡
C. 应当先申请宣告甲失踪,再申请宣告甲死亡
D. 既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也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
22. 巴罗克艺术和洛可可艺术相继盛行于17、18世纪的欧洲,它们都流行于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绘画的主题都是国王和贵族的肖像画,但二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前者艺术特点表现为豪华、威严,后者则小巧优雅、轻快潇洒,产生这种不同的社会原因在于( )。
A.巴罗克艺术产生时期,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期,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者有感于对岸海岛国的变革,急于在统治范围内树立自己的君权至上形象,所以在艺术上强调厚重、威严;而18世纪,由于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新的政治思路冲击着欧洲的君主专制,欧洲君主尝试着采用新的政治策略,反映到艺术上,就出现了比较市民化的洛可可艺术
B.巴罗克艺术产生于欧洲的封建时代,君权至上,所以在艺术表现风格上要突出国王、贵族的地位尊贵、身份显赫;而18世纪的时候,由于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国王、贵族的权力受到严重削弱,上流社会弥漫出享乐主义的倾向,这样轻巧纤丽的洛可可艺术就取代了巴罗克艺术
C.巴罗克艺术正好处于欧洲宗教势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宗教强烈干预世俗政权,君权、世俗政权不得不听从教会的指令,所以这一时期艺术作品都表现出对上帝的崇拜、敬畏,厚重感要强烈;而18世纪的欧洲由于文艺复兴所带来的对教权的声讨和否定,使世俗政权凌驾于教权之上,所以艺术风格逐渐转变为适合市民生活品位的洛可可艺术
D.巴罗克艺术兴起时,欧洲的西班牙、法国都建立有强大的封建专制政权,巴罗克艺术的风格正好符合此统治时期所需要的威严和力量;洛可可艺术流行则是因为其所处的18世纪,欧洲的专制君主的统治被削弱,加上启蒙运动兴起、自由平等思想盛行,导致君主和贵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妄自尊大,生活趣味发生了改变
23. 微观经济学是指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传统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三个基本假设条件为前提的,以下不属于这三个假设条件中的一个是( )。
A.市场出清。即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也就是说资源被充分利用
B.完全理性。即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
C.市场缺陷。即市场具有无法合理配置资源的先天缺陷,需要采取其他手段来弥补
D.完全信息。即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24. 在百花齐放的季节到花丛中散步,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可以听到蜜蜂在花间飞来飞去,但却无法听到蝴蝶的动静,其中的原因在于( )。
A.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要高于蝴蝶的频率,而人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只能够接收到蜜蜂的频率,却无法感觉到蝴蝶的频率
B.蜜蜂口器发出的声音要高于蝴蝶口器所发出的声音, 而且蜜蜂是群居性昆虫,彼此之间交流频繁,所以人能够经常性地听到蜜蜂的声音
C.蜜蜂的腹部具有称作“蜂鸣器”的器官,可以以人耳能够察觉的高频发出声波,而蝴蝶不具备有发声器官,所以人能够听到蜜蜂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的声音
D.蜜蜂在运动时,其腹部坚硬的角质层与其腿部摩擦,借以向同伴传递讯息,所以能发出声音,而蝴蝶的腹部则非常柔软,且没有发声器官,所以飞行时没有声音
25. 火柴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用的引火之物,自从发明以来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现代安全火柴之所以能够燃烧是因为( )。
A.火柴盒的侧面是细小的石英颗粒与单组分聚氨酯黏合剂的混合物,而火柴头则是加着色剂的白磷(着色剂可以防止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白磷在与石英的剧烈摩擦中起火燃烧,并引燃火柴杆
B.火柴盒侧面所涂物质是红磷和三硫化二锑,而火柴头上的物质则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磺,在摩擦中,氯酸钾与红磷接触燃烧并引燃了硫磺,随后点燃火柴杆
C.火柴盒的侧面是研磨得极其细小的刚玉颗粒,它附着于火棉和硝化甘油形成的胶状层之上,火柴头的侧面是红磷和三氧化二锑的混合物,当摩擦时,红磷在三氧化二锑做催化剂的情况下会与硝化甘油剧烈反应,从而引起燃烧
D.火柴盒的侧面是五氯化磷、碳酸钾、明矾和炭粉(炭粉可以用于止血)的混合物,火柴头则是红磷、白磷、硫磺、树胶和玻璃粉的混合物,在摩擦作用下,白磷与碳酸钾发生反应,从而发出热量,引起红磷的燃烧
26. 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条件下,成本不变的行业中,产量的增加量( )。
A.完全来自新企业
B.完全来自原有企业
C.要么完全来自新企业,要么完全来自原有企业
D.部分来自新企业,部分来自原有企业
27. 世界上有很多重要的海洋通道,连接着被大陆所分开的海洋,如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巴拿马运河等,其中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重要通道是( )。
A.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苏伊士运河
28. 锋面系统和气压系统是常见的天气系统,以下关于这两方面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冷锋过境时,将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现象;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B.当暖锋过境时,将出现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气压降低、气温上升、天气转晴
C.气旋控制下的天气往往是阴雨天气,北半球的气旋顺时针旋转,气流向中心辐合上升
D.地面气旋与锋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而反气旋在地面附近根本不可能形成锋面
29. 碘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现在的食盐中一般均为碘食盐,根据碘及含碘化合物的化学特点,以下关于在烹调中使用碘盐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碘盐中的碘是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而碘酸钾在常温下不易分解,所以在在烹调时最好在炒菜前放盐,以加速分解,利于人体吸收
B.避免使用菜籽油进行烹调,因为菜籽油在高温下容易和碘元素发生反应,使碘元素分解挥发,从而降低碘的利用率
C.避免在烹调时加醋,碘遇到酸会被分解,从而使碘盐利用率降低
D.碘盐的存放应当远离灶台,放到阳光之下,以免碘盐受潮结块或者碘酸钾受潮变质
30. 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避免通信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必须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
B.通信卫星定点在地球上空某处,各个通信卫星的角速度相同,但线速度可以不同
C.不同国家发射通信卫星的地点不同,这些卫星轨道的平面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D.通信卫星只能运行在赤道上空某一恒定高度之上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C 6.A 7.B
8.B 9.D 10.B 11.A 12.B 13.D 14.A
15.D 16.C 17.D 18.B 19.D 20.A 21.A
22.D 23.C 24.A 25.B 26.A 27.C 28.C
29.C 30.D


16.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在中午时分,我们躺在地上看周围的景物,会发现树木、房屋、人畜等等的轮廓好像是透过水一样,而且摇摆不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夏季时,太阳辐射比较强烈,到达地球的紫外线、X射线等波长较短的电磁波会大量分解大气分子,使得原先质量较大的氮分子变为较小的氢分子,但这种分解是不均匀的,从而使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发生不同变化,导致物体看起来摇摆不定
B.夏季非常炎热,所以空气受热后,上升速度较快,高空气流在压力差下朝地面运动,两种气流在迅速交汇过程中,吸收了部分光线的能量,使到达物体表面的光线分布不均匀,因而产生比较强烈的明暗变化,从而使物体看起来摇摆不定
C.夏季中午时天气比较炎热,太阳光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比平时受热多,密度变小,迅速成为上升气流,光线通过这种变动着的气流时,光线折射的路径会不断发生改变,所以看到的物体便摇摆不定
D.由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虽然光粒子在进入大气时,与夏季迅速上升的空气分子发生激烈碰撞而被阻隔,但它所具有的电磁波的性质,又会使光发生衍射,从而离开直线路径绕过空气分子,造成原先传播路线的改变,所以物体看起来就摇摆不定
17. 客机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一般处于云层的上方,从大气的垂直分布情况来看,这一位置属于平流层,那么客机在此飞行的原因是( )。
A.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和地面的指挥系统不断联系,以确保飞行安全,平流层的上方接近电离层,而地面无线电的传播则必须通过电离层来实现,这样飞机在平流层可以准确清晰地收到来自地面指挥系统的指令
B.平流层空气稀薄,可以减少飞行中的阻力进而减少因机体与大气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同时,平流层的温度比在它之下的对流层和在它之上的热层温度低,可以通过热传导效应有效地降低飞行中产生的高温
C.平流层的大气是平行流动而不是垂直运动,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与平流层大气运动轨迹基本平行,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借助平行升力,减少大气阻力,使飞机能够在相同能耗下达到最大速度,实现减少油耗的目的
D.平流层的上层有臭氧层分布,它会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从而使该部分的大气温度呈现上热下冷的状况,从而难以形成对流,大气状况稳定,并因此不会出现剧烈的天气变化,飞机在此飞行比较安全
18.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防毒面具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军事用具之一,防毒面具之所以能够防毒,使人免受毒气的危害,其原因在于( )。
A.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分不同层次放置有不同的酸性(主要是石炭酸)和碱性化合物(主要是氢氧化钾),它们可以有效地中和不同成分的有毒气体,从而使其毒性减弱或消失,进而防止毒害
B.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装有活性炭,活性炭内含有极为丰富的毛细孔,而且毛细孔的长度很长,它可以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毒气分子,从而能够净化空气
C.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装有湿润的合成纤维,它可以使水分子被牢牢吸附在纤维表面,当毒气分子进入时,会与纤维表面的水分子相结合,从而溶解于水中,而洁净的空气则可以自由出入,这样就起到了防毒作用
D.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装配有小型电极,当毒气进入时,与人体呼出的水蒸气相结合,产生电离作用,在电极吸引下,阴离子吸附到阳极,阳离子吸附到阴极,从而阻止毒气进入人体
19. 人体疾病中有很多和血液有关的疾病,其中,有“血癌”之称的某种血液疾病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发生频率也较高,经科学研究,其发病原因及症状在于( )。
A.由于球菌、杆菌等病菌侵入血液而引起,症状是寒战、发烧,皮肤和黏膜有出血点,脾脏肿大,严重时发生昏迷或休克
B.由于身体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症状在于全身软弱无力,肌肉和关节疼痛,齿龈肿胀、出血等
C.由于血液中先天缺少某种球蛋白(即凝血因子)而引起,症状是身体各部位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受伤就出血,血液凝固时间显著延长
D.由于造血系统中白细胞系统恶性增生,造成全身组织与脏器广泛浸润和正常造血功能衰竭而引起,症状是贫血、发热、出血、胸骨压痛等
20. 我国南北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许多的差异,其中在住房的建筑构造上形成了比较有趣的“南尖北平”现象,即住房屋顶的坡度由南往北逐渐减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而北方降水少,建成平顶,既可以节省建筑材料并保温保暖,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
B.我国北方土壤有利于建筑材料的烧制,因此砖瓦结构是民居的主要特点,而这种建筑 材料适合建成平顶或坡度不大的房屋;南方土壤酸性物质居多,不利于做为建筑材料, 故此竹木材料较盛,而竹木材料适合造成尖顶房屋
C.北方的风沙比较大,平顶房屋可以有效减少房屋与风沙的摩擦系数,延长房屋寿命;南方则日照比较频繁,房屋材料又多取自竹、木、草,尖顶房屋可以有效分散受热面积,减少因光能积聚引起自燃的几率
D.北方历史上受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比较长,而北方少数民族多居住于帐篷之中,平顶房屋实际上是“穹顶毡帐”的延续;南方人则多由汉人南迁,在与当地民族融合过程中,保留了自己的坡型房屋并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尖顶竹楼”式的建筑风格,所以房顶比较尖
21. 中国封建社会最为重要的治国思想交锋是儒法之争,秦代的“焚书坑儒”可以看作是法家思想的一次空前胜利,而数十年之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使儒家理论成为后世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下关于这两次事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焚书坑儒”是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将官府及民间所有不属于秦纪、医药、卜筮、农业之书的书籍一律烧毁,并于次年将犯禁的460名儒生集体坑杀,二者分别从典籍和人两方面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摧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是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提倡儒家学说,禁止其他学说的传播,贵族教育、选用官吏一律以儒家思想为标准,这为中国的文化套上了新的桎梏
B.“焚书坑儒”的后果是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百家争鸣”文化繁盛的局面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堵塞了言路。一味追求苛刑峻法,不仅没有达到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而且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使西汉摆脱了王朝初期为“休养生息”而采用的黄老思想,有助于汉武帝时期的国力发展、社会稳定
C.“焚书坑儒”是法家思想获取绝对政治地位后的必然结果,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和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上升到统治层面,但它只是采取较为隐蔽的方式来压制其他学说的传播,而不是暴力镇压,所以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D.“焚书坑儒”将儒家思想排挤出治国的理论范畴,整个国家的政治决策、行政方式等都遵循法家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面上看是以儒家思想为惟一的治国理论,但实际上,汉代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都实行的是外儒内法的统治策略,法家学说并没有被统治者完全舍弃

 

下一篇:复旦大学公务员考前培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