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D)。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2.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A)。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解析、教学大纲
3.小王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继续读了五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C)。
A.深度加工
B.运用记忆术
C.适当过度学习
D.合理进行复习
4.“一题多解”“给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尾”,是用来训练学生的(B)。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常规思维
5.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B)。
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
6.“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D)。
A.教书育人
B.献身教育
C.廉洁从教
D.为人师表
7.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A)。
A.热爱学生
B.团结协作
C.个人发展
D.为人师表
8.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
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集资捐资
D.教育专项资金
9.教师履行教学职业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权利是(A)。
A.教育教学权
B.科学研究权
C.管理学生权
D.获取报酬权
10.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突破重点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为目的的说剖是(A)。
A.研究性说课
B.示范性说课
C.检查性说课
D.评比性说课
11.导入提问与一般课堂提问的区别是(A)。
A.问题具有启发性
B.问题表述清楚明白
C.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正确回答
D.仅仅依靠现有知识无法完全回答
12.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C)。
A.备课技能
B.教学反思技能
C.课堂教学技能
D.结课技能
13.使用最广泛的课堂观察方法是(A)。
A.目视法
B.扫视法
C.巡视法
D.提问法
14.适用于介绍具有非时间性联系的事理知识的是(A)。
A.横向叙述
B.纵向叙述
C.交叉叙述
D.描述性叙述
1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创造美的情境来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是(C)。
A.谈话法
B.说理法
C.情感激励法
D.榜样法
16.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A)。
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
17.某教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此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这属于教育的(B)。
A.总目标
B.实质性目标
C.发展性目标
D.教育性目标
18.参观法与讲授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叫做(C)。
A.参观教学
B.教具教学
C.现场教学
D.感知教学
19.(A)是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A.教学实验
B.教学调查
C.教学观察
D.教学问卷
20.汇集学生作品样本,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教学评价方法是(A)。
A.档案袋评价法
B.专题作业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page]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2分。共20分)
在每个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ABCE)。
A.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B.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传统道德
D.经济发展水平
E.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BC)。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E.水平迁移
3.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有(BCDE)。
A.教师修养
B.教师义务
C.教师良心
D.教师公正
E.教师荣誉
4.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专有的权利有(CDE)。
A.获得公正评价权
B.申诉权
C.免试入学权
D.就近入学权
E.不交学费权
5.试卷设计是对试卷的全局性安排,主要解决(ADE)。
A.试题内容分布
B.试题编制的问题
C.试卷的拼组问题
D.试题类型分布
E.试题教学目标分布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运用的主要方式有(ACE)。
A.课堂观察
B.自学活动观察
C.作业分析
D.问卷调查
E.学业考试
7.按照管理的不同性质、内容可将学生的常规管理分为(ABCDE)。
A.品德常规管理
B.学习常规管理
C.教育活动常规管理
D.学籍常规管理
E.生活常规管理
8.同辈群体的特征有(BCDE)。
A.关系的不平等性
B.价值的趋同性
C.交往的自愿性
D.关系的平等性
E.群体的凝聚性
9.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ABCD)。
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C.难度适中
D.便于检测
E.总结性评价
10.如果教学的任务是传授新知识,一般的教学方法主要有(BCDE)。
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E.读书指导法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洛克最先提出来的。(  )
2.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
3.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属于知识型课程。(  )
4.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
5.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更多地考虑的是学生的个别差异。(  )
6.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
7.锐意创新的道德规范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8.师德修养的行为准则是更新教育观念。(  )
9.教育法比教育政策更具有灵活性。(  )
10.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
11.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教师负责制。(  )
12.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
13.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教材是核心环节。(  )
14.教学强化的类型有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和活动强化。(√)
15.学生的神态表情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形体动作。(  )
16.教师的反思过程必须是教师的自我反思。(√)
17.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说明它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18.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  )
19.班主任应当公平地对待学生,但对后进生可以多偏爱一些。( √)
20.与班集体、共青团和学生会等正式群体相比,同辈群体缺乏人员的参与力度。(  )
21.愉快教学法是上海特级教师倪谷音首先倡导的。(√)
22.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23.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的感知,教学中可以多采用参观法。(  )
24.教师不仅是教育信息源,也是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媒体。(√)[page]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1)了解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个别教育;
(5)班会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2.简述因材施教原则及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案要点】
(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其基本要求有二: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有区别地教学;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答案要点】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适当过度学习;
(4)合理进行复习。
4.为了促进学生做好笔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要点】
做笔记是阅读和听讲时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为了促进学生做好笔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演慢一点;
(2)重复复杂的主体材料;
(3)呈现做笔记的线索;
(4)在黑板上写出重要的信息;
(5)给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笔记。让他们观看;
(6)给学生提供结构式的辅助手段,如提纲等。
5.简述教案的构成要素。
【答案要点】
(1)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
(3)教师的教学活动。
(4)学生的行为。
(5)教学媒体。
(6)时间分配。
6.怎样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答案要点】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集体;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语文课上,老师要求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性格开朗,在体育课上表现得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接着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流得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儿,点评道:“用‘活泼’来描述水,不合适,这个造句不贴切,以后注意改正。”
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
【答案要点】
“活泼”一词的主要含义是“生动自然。不呆板。”学生乙的造句很富有生气,反映了他具有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善于观察和想象是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是青少年智力健康发展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乙的造句没有给予积极的肯定,必然会限制学生乙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一定应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只有这样,学生长大后,才能具有蓬勃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理在教师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育细节上。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
2.2010年10月15日中午,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小石在放学回家时经过校门口的拐弯处,被歹徒刺死。家长要求学校赔偿,而学校则认为孩子已经放学,并已离开学校,学校无过错。
请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指出学校对未成年人应担负哪些安全责任?请你为学校提出一些加强学校安全的防范措施。
【答案要点】
(1)《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学校对未成年的学生具有监护人的责任。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案例中学生被杀,是典型的校园安全事件,学校负有一定的责任。
(2)学校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其次,学校要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清查,尽量减少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答案要点】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包括: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具体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对教师集体的协作精神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它是教师专业的工作作风,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精神内核。
(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具体包括: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推动学科发展的因素。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具体包括: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教师的教育研究应本着改善实践的宗旨进行。
2.根据遗忘规律,谈谈怎样复习才能有效减少遗忘?
【答案要点】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考试宝典安装说明

宝典适用于手机、电脑、平板,您可安装客户端或在浏览器使用。

电脑版

手机版

网页版

考试宝典咨询
服务热线

TEL:029-88699698